本报讯(记者 华姝)位于湖南省环抱之中的地湖乡是贵州的一块“飞地”,相邻的两省六村田土相依、犬牙交错。曾经,受地域局限,各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困难重重。2015年2月,湘黔朝阳联合党总支成立后,辐射岩古村及湖南省5个村,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区域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推动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相处。
5月30日,看着水顺着水渠哗哗地流进稻田,今年70岁的蒋焕声老汉嘴里不住念叨着:“这季稻子不会干旱了。”
蒋焕声家住湖南省会同县广坪镇羊角坪村,与我省天柱县地湖乡岩古村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从苦于居住在湘黔交界,到日子逐渐顺心如意,蒋焕声直言:“联合党组织把大家的心聚在一起,现在都是一家人了。”
去年底,地湖乡争取到灌溉水渠项目。根据规划,500米水渠有60%在岩古村境内,40%在羊角坪村境内。从购买原材料、争取资金、协调土地到动员群众投工投劳,联合党组织——湘黔朝阳联合党总支不断沟通协调,两省党员群众不仅自愿无偿提供土地,还积极参与建设。
“水渠通了,片区菜籽亩产800至1000斤,沿线30余户村民受益。人们都说这是‘同心渠’,同心共建、共受益。”联合党总支书记杨汉德说。
2016年,岩古村村民与羊角坪村民发生林地争议,双方互不相让,矛盾一触即发。了解情况后,时任联合党总支书记、岩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宜权立即叫上羊角坪村干部赶赴现场,经过他们的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成立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成立香提、灵芝、林下养鸡等42家专业合作社;建立联合党总支服务办事中心,开通“跨省通办”事项;组建文艺队,互派教师开展支教服务……联合党总支的成立让跨区域党建共抓、组织联建、资源共享、和谐共创、生态共保、文化共育成为现实,边界和谐“邻里圈”不断发展壮大。
“接下来,我们还想在项目联建、产业共兴、活动联办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健全完善治安防范机制和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机制,通过党建联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促进边界邻村和谐共建。”杨汉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