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瑶)6月5日,由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精神文明办、省妇联主办的“2023年贵州省暨贵阳市生态环境月主题活动”在贵州省图书馆启动。
今年生态环境月系列活动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以线上及线下的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环保主题灯光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意作品展、绿色家庭公益活动、环保音乐会……以新颖前沿的展现方式彰显生态环境保护主题,传递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理念,营造浓厚的绿色氛围。
“我还记得,参加花溪河鸟类调查志愿服务活动时,在专家的指导下认识了多种鸟类,让我感受到改善环境不仅造福了人类,也保护了更多的生物。”场内,生态环境系统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代表分享了参与环保活动的感言。
场外,志愿者们通过主题宣传展板展示、发放手提袋及宣传折页等方式,图文并茂地向参观的市民讲解环境保护知识。
启动仪式当天,由省生态环境厅和省林业局共同举办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意作品展在省图书馆一楼开展,向公众展示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案例和事迹,以及贵州近年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所取得的成绩。作品展共展出来自上海、山东、浙江、福建、云南等省(市)近60件作品,将持续展出至6月18日。
“现在市民已经有了很好的环保意识,但大多数人还缺乏与之匹配的环保知识。”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梁隽介绍,今年贵州生态环境月系列活动除了更加引发共鸣、更加打动人心,还将着重提高市民的环保知识,让市民不仅爱环保,更懂环保、会环保。
“今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举办贵州生态环境月主题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全面理解和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自觉投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美丽贵州的伟大实践。”省生态环境厅党委书记、厅长杨三可在启动仪式上号召,希望大家携起手来,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美丽贵州的引领者、践行者、推进者,用实际行动,促进和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共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幸福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