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延卿)“您好,请问要办理什么业务?”近日,在镇宁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镇宁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海建在窗口坐班接待群众,前来办理社保业务的曾女士得知是人社局“一把手”为她服务,连称“没想到”。
曾女士的父亲曾在镇宁龙岩厂上班,离职时部分社保缴费未上系统,加之养老保险手册已丢失,申请在系统内补录缴费记录,但由于该厂已搬迁至市本级参保,无法查阅历史档案资料,故无法补录。在曾女士上门寻求帮助后,李海建与社保工作人员主动联系龙岩厂负责人,查阅并复印原始缴费依据,快速为曾女士解决烦心事。
在镇宁,群众办事遇见“一把手”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20年,镇宁就常态化开展“走流程、坐窗口、优服务”工作,全县23个部门“一把手”每月轮流“上岗”,通过与企业群众面对面,及时解决好百姓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
“23个部门‘一把手’来自水、电、气、网、烟草等多个行业,‘坐窗口’时围绕企业群众诉求,科学制定利企便民的政策举措,着重提升服务能力。”镇宁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黄小津说。
“一把手”坐窗口要干什么?记者了解到,除了接待群众、答疑解惑、业务办理等常规工作外,镇宁还明确提出三个“亲自”的要求。
亲自体验服务事项,优化办事流程。以办事群众身份办理服务事项,全程体验办理流程,重点围绕材料数量、办理环节、跑路次数是否多,办理时限是否长,办事地点、办公时间、所需材料等信息是否方便获取,网上办理渠道是否开通,办事流程是否优化等方面,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亲自参与窗口工作,提高服务效能。以工作人员身份参与窗口工作,直接受理服务事项,重点围绕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服务评价、帮办代办等制度是否到位,群众办事是否排长队、有无乱收费等问题,窗口服务是否便民利民等方面,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亲自开展管理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以管理人员身份参与管理服务,全程体验机制运转,重点围绕窗口与审批后台是否协同高效,窗口工作人员配置是否合理,自助设备及硬件是否需要更换,工作纪律是否执行到位,制度配套是否完善,资料运转是否高效等方面,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窗口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管理视角”转换为“服务视角”后,各部门“一把手”深入一线,真正疏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便民举措好不好,纳税人缴费人最有发言权。”5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镇宁自治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文才走进政务服务中心办税服务窗口,倾听纳税人缴费人诉求,点对点体验全流程办税效能,与企业会计进行详细交谈,广泛收集便民办税服务意见建议,从小切口找准办税缴费堵点、痛点、难点。
王文才表示,局长进大厅除了直面纳税人现场解难,促进窗口人员优质服务外,更多的是掌握群众办税缴费过程中的问题与需求,换位深度思考,将解决问题的举措上升为便民办税举措,使后续推出的便民办税举措更有针对性,为下一步各项税费举措奠定基础。
今年,镇宁各部门“一把手”通过窗口“上岗”解决问题200余件,让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走流程、坐窗口、优服务”带来的新变化。
黄小津说,目前,镇宁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正打造企业服务之家,6月底开门营业后,各部门“一把手”将依次在窗口值班,与全县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营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