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段源兴)“使用播种机耕种,效率大幅提升了,现在一天能够播45亩左右,可以代替近50名工人。”在兴仁市屯脚镇九头村俄典高标准农田建设基地,播种机操作员丁佳华说起机械化种植的便捷,连连点赞。“把肥料和种子放入机器后,调整间距、窝距,直接上机操作,播种带盖土全部一次性完工,效率非常高。”
耕种现场,两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停在田间,操作员把种子、肥料倒入机器装置容器后,播种、施肥、盖土……一道道工序在机器运作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两台机器在农田中来回穿梭,留下了一道道清晰的痕迹。
科技躬耕,机械强农。这段时间,兴仁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薏仁米种植已进入关键时期,兴仁市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助力粮食稳产增产。
“最近下了点雨,我们充分利用耕地轮作项目帮助群众解决4万多亩的种子和肥料,采取全程机械化种植播种。”兴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家义介绍,今年兴仁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1.15万亩、薏仁米约25万亩,“我们要通过机械化种植,把前段时间因天气原因耽搁的时间尽快抢回来。”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播种机可将大豆、玉米等作物种子均匀播种,速度快、效率高,不仅可以解决人工问题,还能兼顾玉米、大豆产量,有效解决玉米大豆争地难题。
兴仁市农业农村局中级农业师唐健介绍,兴仁市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迅速,在全程机械化播种过程中,要指导好农机手做好精确定量栽培,比如大豆之间的窝距、玉米之间的窝距,大豆与玉米的行距。做好技术指导,才能给农户带来更好的效益。
同样,在兴仁市鲁础营回族乡育秧中心的大棚内,绿油油的秧苗长势正好。
“从播种、育苗、插秧、到收割等环节我们都是采取全程机械化,第一批育的秧苗过几天就可以大田插秧。”兴仁市农勤农业机械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纪承涛告诉记者,大棚内秧苗都是根据兴仁市12个乡镇需求开展的订单式育苗,技术人员每天都要巡查棚室里的温度计,查看秧苗长势,观察棚内温度和湿度,保障秧苗健康成长。
目前,兴仁市依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土地耕作作业等项目开展“机收减损”“机械打捆”等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补齐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短板。同时,对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等机具,定期进行维修保养,确保机具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只要满足条件,我们会极力地推广机械化种植,并做好社会化服务,同时做好资金支持和帮扶。在管护的过程中我们还用无人机喷洒肥料和农药,节约成本和时间。通过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李家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