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努力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基层示范样本

贵州省司法厅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重要指示精神,2015年开始部署“法治毕节”创建,实施“六大工程”。2021年又部署开展法治毕节示范创建。通过厉行法治、弘扬法治,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理难题,为法治贵州建设探索实践经验。2022年毕节市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党领导法治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毕节市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的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各县(市、区)比照成立领导小组,有序推进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工作。市委依法治市办建立实体化运行机制,整体协调推动全市法治工作。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抽调厅级干部组成督察组对全市各单位开展督察,有力推动中央依法治国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落地落实。

行政权力规范运行。率先在全省出台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办法,及时按要求调整并向社会公布。率先在全省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定、评估、责任追究制度。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有力保障依法决策。将行政诉讼败诉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作为法治政府建设重要考核指标。2022年,全市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纠错率比示范创建前下降22.1%;行政诉讼败诉率比示范创建前下降10.6%;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比示范创建前上升28.89%。

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事前登记便利化、事中监管规范化、事后服务精准化,其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创新“五减”(减开办环节、减开办材料、减开办跑腿、减开办费用、减开办误差)服务机制。金沙县政务服务“集成套餐”做法在全省推广。建立政企会商、投诉处理、义务监督、解剖培训、明察暗访五种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清单化管理,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

地方性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法治毕节示范创建以来,制定了8部地方性法规规章,清理修改市政府规章1部,推动在法治轨道上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制定《毕节市韭菜坪景区保护条例》。强化民生保障,制定《毕节市供热用热管理条例》《毕节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毕节市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开展《毕节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毕节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执法检查,推动地方性法规全面有效实施。毕节市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制度,率先在全省建立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

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先后制定16个相关制度及配套办法,为行政执法划定法律红线。率先在全省建成市级统一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实现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信息集中统一公开,充实加强法制审核人员,加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认真开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修订完善制度12个,在全市设立76个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面向社会选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142名,发布行政执法指导案例26个。完善行政执法错案问责追责办法。推广柔性执法,违法停车“首违不罚”等非强制执法手段得到群众肯定。

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依托信息化对司法案件办案流程节点全程监管,所有庭审和刑事侦查讯问实现同步录音录像,刑事案件实现律师辩护全覆盖。组织专门力量对司法案件开展重点评查,切实解决司法不公问题。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行动,提起行政公益诉讼4件,办理生态环保公益诉讼304件。全国首例保护耕地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宣传推广。

基层依法治理有力推进。建立健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发挥“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作用,强化矛盾纠纷及时排查、有效化解,得到中央依法治国办肯定。推进诉源治理,组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4082个,配备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1215名,培训“法律明白人”1.93万人。推出国家工作人员民法典学习考试平台,民法典普法系列短剧在各类媒体平台累计播放1亿余次。全市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4005个,成功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国家级17个、省级283个,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实现全覆盖。2022年,新收民商事一审案件同比下降21.18%。

--> 2023-05-31 贵州省司法厅课题组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4862.html 1 努力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基层示范样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