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1930年至1936年,红七军、红八军等6支红军主力先后转战贵州,时间跨度7年,历时21个月,足迹遍及全省68个县(市、区),为我们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纷纷组织党员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革命纪念馆、聆听长征故事、感悟革命精神,以现场体验教育的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继承先辈优良革命传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贵州正发扬红色传统,激活红色基因,擦亮“红色”精神底色,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一脉相承的精神力量 支撑高质量发展“巍巍大厦”
阔步新征程,贵州大地激荡着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澎湃大潮。
随着《贵州省打造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规划(2022-2035年)》的出台,“黎从榕(黎平、从江、榕江)”三县作为贵州南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阵地,区位优势凸显。黔东南州结合产业定位和主导产业情况,围绕承载珠三角产业转移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谋划“大湾区企业+黔东南资源”“大湾区研发+黔东南制造”“大湾区总部+黔东南基地”“大湾区市场+黔东南产品”的“4+”模式,为精准招商对接提供优质项目储备。
立足特色资源禀赋,贵州围绕粮油生产和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从“借数”起步到“算”“数”齐发,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44.5,较“万企融合”开局之年增长20.6%,全省企业处于大数据融合高、中、初级阶段比例分别上升6.8%、上升9.6%、下降16.4%,融合进程整体迈入中级阶段。
成绩背后,是贵州坚定不移践行伟大建党精神,走好赶考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贵州的使命任务的一次次生动实践。
立足新发展阶段,贵州正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锚定“四区一高地”主定位,使出“闯”的干劲、拿出“抢”的状态、保持“干”的激情,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出“贵州路”、拼出新气象、干出新未来。
永葆自我革命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确保革命红色基因不断线、党的事业不断档……”4月中旬,省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和6家综合监督单位机关纪检干部到省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张张发黄的档案史料,引得在场同志驻足沉思。
全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启动以来,省纪委监委聚焦纯洁思想重要任务,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托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赓续对党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夯实教育整顿思想基础。
参观一次红色教育基地、阅读一本红色书籍、观看一部红色影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纷纷奔赴党员教育基地,寻访革命足迹、重温革命历史、瞻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在“沉浸式”革命传统教育中洗礼灵魂、感悟初心、锤炼党性。
当前,贵州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接力伟大事业、奋进伟大征程,贵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自觉涵养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发扬斗争精神,以学思践悟的实际成果提升队伍素质、提高工作质量,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革命性锻造中淬火成钢。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感召下,贵州正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伟力,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贵州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