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监督动态

监督沉下去,推动作风实起来、纪律立起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扣推进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农业大发展、旅游大提质各项目标任务,持续开展专项监督,着力推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一贯到底、落地生根。

● 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

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决策部署,坚持“室组地”联动监督,贯通协同审计、财会监督,围绕牵头统筹新型城镇化监督检查的工作实际,紧扣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建设,聚焦重要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以“月检查、季分析、年总结”常态化监督方式先后组织监督力量5次深入监督联系地区对14个重点项目开展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紧盯项目决策、资金审批使用、招投标过程、项目施工、审计结算等风险点,对构建“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大力提升城镇品质等推进情况跟进监督,发现和纠正政策把握不精准、履行职责不到位、贯彻执行有偏差等突出问题11个。

● 省纪委监委派驻省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

围绕旅游产业化强化日常监督,并对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监督,为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先后深入12个旅游重点项目开展实地查验、明察暗访、专题座谈等,就包保责任落实不到位、旅游业态单一等问题,及时反馈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旅游产业化专班,督促问题整改。持续跟踪监督省旅游产业化专项组相关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干部开展约谈,有力推动责任落实。

● 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纪检监察组:

紧扣贯彻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国发〔2022〕2号文件涉及的重点工作任务,建立监督任务清单、问题发现台账、问题整改台账、问题线索处置台账的“一清单三台账”,重点围绕新型工业化倍增行动计划、资金支持、项目推进,紧盯资金和权力集中的“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开展调研式监督检查。按照“从业务看政治,从项目看廉洁,从问题看责任,抓问题线索转化”的方式,把派驻监督嵌入资源富集、资金密集、权力集中的单位(部门),从严查处问责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截至目前,共处置问题线索5件。

● 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

结合驻在单位实际,将专项监督任务进行“再细化”,采取驻点监督、调研暗访、“小切口”监督等方式推进工作。其中,驻点监督定期“对账”检查驻在单位对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推动落实情况;小切口监督在每个驻在单位或行业领域精准选取1-2个存在的频发、突出问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检查,推动行业系统问题治理;调研暗访深入县乡和项目一线,对驻在单位履职情况进行“再监督”和“回头看”;联动监督充分发挥驻在单位主体作用,督促履行行业监管职责,自觉围绕省纪委监委专项监督重点关注的任务“同题共答”,深化监督实效。

● 贵阳市纪委监委:

从全省2023年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信息表及“四化”基金项目中进行筛选,聚焦“四化”49个收尾项目,并参考今年“强省会”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责任分解表及重点任务责任分解表,重点关注18个类别34个考核指标,以及“八个强”22个重点方面66个年度任务,拟定从21个项目看“四新四化”责任落实如何、成果成效怎样,深入查找项目推进、资金使用、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 遵义市纪委监委:

结合省纪委监委部署要求和市委市政府2023年市领导领衔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精选60个重点项目,采取调研督查方式扎实推进专项监督。一方面在持续落实季度派单的基础上,采取每月常态化调度和主题调度相结合的方式,紧盯责任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重点环节,直指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另一方面,根据项目特点、领域等,用好一线工作法,通过下发工作提示、专题调研、座谈交流、明察暗访等方式全程跟进监督。2023年1至4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28次,发现问题48个。

● 六盘水市纪委监委:

坚持点、线、面相结合,面上聚焦“四化”年度工作方向,线上紧盯重点任务,点上直指具体项目,在落实省纪委监委明确监督重点的基础上,结合六盘水实际每个“化”增加3个具体项目作为重点监督任务,具体由4名分管同志分别领衔主抓、4个联动监督执纪组具体负责统筹,做到监督力量集中、监督标准统一,保障监督成效。截至目前,“四新”“四化”专项监督发现问题28个。

● 安顺市纪委监委:

紧盯“关键少数”、关键环节、关键问题,强化“室组”联动、“室组地”贯通,紧盯重点事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开展靠前监督、跟进监督,既督促责任落实、又督促问题整改,严肃查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今年开展专项监督以来,共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60个,发现问题线索11件。

● 毕节市纪委监委:

组建9个驻点监督组,由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开展2023年第一次驻点监督检查,围绕中央、省、市明确的重大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点查看各级党委(党组)是否担起本地区本单位的职责,“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着力发现并纠治对政策举措和工作部署片面理解、机械执行、野蛮操作,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权力观异化、政绩观扭曲、事业观偏差等问题。

● 铜仁市纪委监委:

结合实际明确42项监督任务,用好“派驻监督片区协作”机制,由监督检查室统筹、派驻组具体负责重点任务基础上,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主动作为、找准监督切入点,从具体项目入手,查看所监督部门责任落实、项目落地、资金监管等情况,杜绝牵头部门置身事外、责任部门各自为政等问题。今年以来发现问题60个,转化问题线索17件,立案4件。

● 黔东南州纪委监委:

梳理“四化”4个方面监督任务清单60项,统筹州县力量,通过“室组地”联动,共开展监督检查32次,发现问题17个。针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和信访举报、审查调查等发现的问题线索,深挖严查、快查快办,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严问责,严惩低效工程、烂尾工程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整治不担当、不作为、假作为等问题,从严查处,弄虚作假、吃拿卡要、截留挪用、贪污侵占、收受贿赂等违纪违法行为。开展专项监督以来,发现问题线索6件。

● 黔南州纪委监委:

扭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紧盯“关键少数”,建立“月调度+季督导”的监督机制,督促有关县(市)、部门对标对表落实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分管职责,累计深入牵头部门、基层一线143次,会同同级党委(党组)召开专题工作会议3次,参加被监督地区(单位)部署研究专题工作会11次,督促完成问题整改11个,主动约谈6人。

● 黔西南州纪委监委:

选取开发区提质增效、产业园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等34个重点项目,强化统揽指挥、过程调度、系统治理和综合研判,建立“一月一派单、一月一研判、一月一会商、一月一通报”监督闭环管理工作机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发送提示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主体责任部门系统施治、综合治理。

--> 2023-05-2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4297.html 1 监督动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