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依法治水 泽润山乡

——贵州省水利法治建设工作行稳致远

安芮 黄锋

治水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

贵州省锚定“构建大水网、保障水安全”目标,坚持科学民主立法、严格规范文明公正执法、创新水利普法宣传,积极推动依法治水取得新成效,助力贵州水利高质量发展。

科学立法

织牢水利法规体系网络

“河水,终于回到了我儿时的模样。”漫步贵阳市南明河畔,86岁高龄的雷月琴十分感叹。

难以想象,曾经因经济社会发展导致清澈的河水变成“大染缸”的南明河,如今经过一系列依法治理,已重回水清岸洁,成为市民闲庭信步的好去处。

“水清了就必须保持下去,护水必须有法可依。”谈到南明河的“质变”,贵州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四级调研员王光林感受良多。贵州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河网密布,要守护好一江碧波绿水,健全治水管水的法规体系无疑是最核心的内容。

“近年来,贵州不断加大水利立法工作力度,全力做好治水兴水‘顶层设计’,让水利工作有法可依。”王光林说道,贵州省水利厅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将涉水法规体系建设作为抓好新时期水利工作的“牛鼻子”,从源头上设计和谋划治水方略,筑牢法治屏障,书写贵州依法治水“文章”。

目前,贵州已出台涉水地方性法规8部、政府规章5部,规范性文件33件,内容涵盖了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水资源保护、防洪、河道管理及大型水利工程管护等各个领域,初步构建起了省级水利法规制度体系。市、县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涉水法规规章,有效构织了科学严密的水法规制度体系,治水管水科学立法工作纵深推进,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利剑执法

打好碧水“保卫战”

“利剑执法,源自严密制度的保障。”黔西市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陈健说道。

近年来,黔西市水务局组织86名干部取得贵州省行政执法证。发现涉水违法行为的,片区水务站、执法中队立即制止并纠正;对拒不纠正(停止)、依法应当实施行政处罚(强制)或者违法行为较为严重、不立即采取执法行动可能会造成严重危害的,由执法大队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黔西通过织密执法联席“三张网络”,建立起了反应迅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水务联络网络。

为全面加强水政执法工作,近年来,贵州省水利厅制定了水行政执法效能提升行动方案,完善执法机制体制,印发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及执法文书格式,加强执法能力提升培训,规范水行政执法,联合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流域管理机构制定了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和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制度,结合“河长制”的实施,印发多个水行政执法检查活动方案、水事矛盾纠纷排查集中化解活动工作方案及河湖执法工作方案,扎实开展河湖专项联合执法检查,通过督查、挂牌督办等方式加大河执法力度,有效维护河湖健康。

2018年以来,贵州全省共查处水行政处罚案件653件,总计罚款1.13亿元。

创新普法

共筑“水美贵州”新未来

近年来,贵州省水利厅创新载体,全领域多角度宣传水利法律法规,水利普法工作有声有色。

2022年底,贵州省水利厅发布15个水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作为办案参考借鉴和普法宣传的案例,以进一步提升全省水行政执法效能,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水平,提升大众水利法治意识。

贵州省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水利法治宣传学习,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坚持厅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通过组织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测试、任职宪法宣誓、年度述职述法等活动,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水平。

强化机关干部“绝大多数”,通过举办法治专题讲座、网络学习、考试答题、知识竞赛和定期组织集中学习相结合,扎实开展宪法法律宣传学习,抓实公务人员法治教育培训,提升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和执法水平。

“全民守法是法治的基础,依法治水还离不开全民法治意识的提高,因此对群众进行涉水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也十分重要。”王光林说,贵州省水利厅始终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除日常普法宣传外,积极推进“以案释法”,在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执法检查等活动中,及时向行政相对人普及河道保护和水行政许可相关规定,做到执法与普法同步,预防与查处并重,处罚与教育结合,执法与服务双赢。

同时,在全省推广建立水利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坚持水利法治宣传教育与水利法治实践相结合,展示贵州水利法治建设新形象、新印象。

法治水利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新时期,贵州将始终坚持“十六字”治水思路,紧密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全面加强水利法治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贵州水利高质量发展。

--> 2023-05-25 ——贵州省水利法治建设工作行稳致远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4280.html 1 依法治水 泽润山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