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长军 肖知潞
十年奋楫前行,十年砥砺奋进。
“从办学之初的教学仪器缺乏、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紧缺,到如今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学设施设备更加齐全、教学成果奖丰硕、技能大赛硕果累累、内涵建设成绩突出,贵州交通技师学院(贵州省交通运输学校)十年演绎春华秋实,取得了一项项来之不易的成绩。”5月23日,在该院办学十周年成果展大会上,贵州交通技师学院院长陈文均介绍了学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办学历程。
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由贵州省公路职工教育中心和贵州省道路运输局职工学校组建贵州交通技师学院,隶属于贵州省交通运输厅。2013年,学院开始独立招生办学。
学院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贵州交通精神,抢抓发展机遇,克服重重困难,走过了艰苦创业、奋起直追、极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十年风雨路,凝心铸辉煌。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成效斐然: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贵州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贵州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贵州省中职强基工程学校”“贵州省优质中职学校暨乡村振兴示范校”……
一系列成绩的背后,凝聚着贵州交通技师人锐意进取、勇于争先的精神,是大家十年以来持之以恒的拼搏和奉献成果。
党建引领 “硬件软件”双提升
十年来,贵州交通技师学院以党的建设统领学院工作全局,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等集体议事决策规定。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该院坚持强化两大基础工作,首先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让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学设施设备更加齐全,民生实事有效解决,校园安全屏障更加稳固。同时,多措并举,狠抓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在促进教育教学方面实现了质的提升。
近年来,学院通过增编扩容,优化机构设置,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博览会上,简化程序招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狠抓教师能力培养,大力推进强师工程,培育了一支“名师引领、大师示范、骨干支撑、专兼结合、双师双能”的教师队伍。
11名教师分别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等称号;8名教师分别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青年技术能手”称号;多名教师获“贵州省优才卡”“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该院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举措,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干事创业热情,打造了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并进一步激活教师、学生和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一大批优秀学生获评国家奖学金、人社部技能雏鹰奖、全国交通运输百佳学生、省级三好学生等表彰。
在筑牢“硬件软件”基础的同时,学院还深入全省各地开展招生宣传,每年均超额完成招生任务。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积极与省内各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协同发展和中高贯通培养,搭建了学生升学“立交桥”。狠抓实习就业推荐,积极推荐学生到省内外优质企业就业。升学率、初次就业率逐年提高,就业率达98%以上,预备技师学生实现100%高质量就业,招生就业“进出”两旺。
“教赛”融合 教学改革结硕果
十年来,贵州交通技师学院坚持以赛促教,狠抓内涵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技能大赛硕果累累。
该院抓住贵州省中职内涵发展行动计划、兴黔富民行动计划和技能贵州项目建设机遇,积极申报内涵建设项目。共获批建成14个内涵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项目,13个兴黔富民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和4个技能贵州建设项目。内涵建设成绩突出。
学院依托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贵州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育。获批第45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和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同时,还获批贵州省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4个,获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基地建设成效明显。
学院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大力开展教学成果转化和培育工作,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贵州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教学成果丰硕。
此外,该院立足交通行业产业需求,主动对接产业链,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稳定中专和中技招生专业19个。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为国家示范专业点、省级示范专业、省级特色骨干专业。形成了以国家示范专业点为引领,省级示范、特色和优质专业为支撑,多个校级精品专业协同发展的专业布局。
“教赛融合”硕果累累。十年来,该院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上共获奖500余个。4名同学分别入选第42届、43届、44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国家集训队;参加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共获6个优胜奖,1名选手被授予贵州唯一一个“西部技能之星”称号;参加首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获一块银牌一块铜牌和一个优胜奖,实现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获奖新突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一等奖12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35个。其中,2018年、2021年、2022年三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车身修理项目冠军;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全国中职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共获全国二等奖3个、三等奖10个;成功举办2021、2022年两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车身修理比赛,均得到了全国各地参赛队的一致好评。
产教融合 校企携手育新人
十年来,贵州交通技师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学院先后与宁德时代、吉利汽车、福田戴姆勒、贵州桥梁集团、京东集团等100余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搭建了产、教、学、研平台。
学院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试点,按照“双元制”培育模式,与贵州汽车修理公司、大西南检测公司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先后获批教育部“1+X”证书试点项目5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个。
同时,该院积极拓展社会培训领域,丰富社会服务内容,获批贵州省第三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资质和贵州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职业(工种)培训鉴定考试资质。扎实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和工勤人员职称晋升培训工作,年均完成培训鉴定任务4000人次以上。
“作为新时代的职教人,我们要牢记嘱托,在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规划、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彰显新担当。”陈文均说,下一步,学院将锚定全国“双优”中职学校和技工院校建设目标,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在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建新功、出新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