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富
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贵州高校如何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如何切实加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必须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要义、准确把握阐释三大体系、回答破解贵州发展难题、滋养情怀使命上笃信笃行,不断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振兴繁荣。
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高校如何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就是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精神实质、基本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丰富内涵武装师生头脑,将“六个必须坚持”作为我们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立场观点方法,培育当代大学生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素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看家本领,熟练运用,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让师生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把深学笃用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终身课题、永恒课题,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科学理论滋养初心、荡涤尘埃、修身养性。
及时将创新理论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深刻阐释传承传播。高校要将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作为鲜活案例,作为夯实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持续深化的使命担当,列入我省社会科学普及的内容,并利用铜鼓坪、鼓楼、芦笙场、风雨桥、乡村戏台等,通过道德讲堂、特色讲堂、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话语表达,让人民群众能听愿听爱听,易懂易记易用。并利用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和开展国际政务交流和经济贸易往来之机,让中国语言文字、中华民族民间故事、大国历史文化文明文艺,在“一带一路”、G20峰会等,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展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将回答“四个之问”理论贡献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务实举措。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重大时代问题,发现、把握、解决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当前,我们身处大变局、大发展与大挑战并存的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历史重任已经交到我们手上,当代青年和大学生正值人生黄金时期,有机会参与这个伟大进程,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我们要通过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师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在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勇立潮头、敢于拼搏,谱写人生华章。
在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贡献智库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多次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贵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学习的“第一议题”、贯彻的“第一遵循”、落实的“第一政治要件”。贵州高校要牢记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通过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招标课题研究、省委重大问题调研、贵州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课题、深化改革课题研究,主动请缨承担政府智库建设、贵州开放平台建设,申报高校哲学社科实验室试点建设等契机,发挥人才优势、团队优势、学科优势,不断推出真正有思想穿透力、实践引领力、可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咨政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成为扎根贵州大地、服务本土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和创新团队,推出新文科、新工科、新商科协作贯通、交叉融合、互动互补、守正创新的人才库、思想库和智囊团。
(作者为贵州商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