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谌思宇)记者日前从贵阳市乌当区卫生健康局获悉,为解决农村群众看病山高路远,城区群众看病程序复杂、等待漫长等问题,乌当区借力大数据技术感知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造该区智慧医疗“最强大脑”——乌当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平台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5月9日早晨,乌当区羊昌镇卫生院里,罗玉英用右手捏着左手腕关节,走进影像科检查室,向医生求助。
因左手腕关节疼痛,家住羊昌镇黄连村的罗玉英一早便从村里出发,来到羊昌镇卫生院。这个以前在她印象中条件简陋、少有人来的乡镇卫生院,此时已是人来人往,令她十分诧异。
不一会儿,医生为罗玉英做完影像检查,随即通过乌当区医共体远程医疗系统将片子发到乌当区医共体总院医学影像中心。中心医生迅速完成分析诊断后,将诊断报告实时回传。在乌当区医共体总院医生的指导下,罗玉英得到有效治疗。
罗玉英说,“现在再也不用花几个小时坐车去城区看病了,镇上就能享受城区医疗资源,等待的时间还短。”
据介绍,乌当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平台通过“数据云平台建设+医共体运营管理系统+公立医疗机构信息化互联互通架构建设”,将乌当区医共体总院和1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全面构建平台融合、数据互通、上下联动、管理有效、公平公正的工作模式,切实提升城乡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乌当区“智慧医疗服务”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
——联通城乡破解农村“看病难”。依托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平台,乌当区构建了“医共享、人共享、数据共享、知识共享”的数字化分级诊疗,高效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起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均质化医疗服务。
——疏通“堵点”化解城区看病“繁”。通过建设智慧服务应用平台,乌当区运用自助终端、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建立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三长一短”(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就医难题,实现线上线下业务融合,让辖区居民享受到全方位、人性化、优质高效的就医服务。
眼下,乌当医共体总院还推出了手机云胶片、电子发票、健康助手、用药指导、健康百科等诸多线上便民服务措施,并开通夜间门诊,让群众能随时获得医疗服务。
数据显示,乌当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平台已打造便民惠民应用场景20多个,建立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19万余份。而乌当区的“智慧医疗服务”之路还在不断延伸。
乌当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陈琳介绍,乌当区将紧紧围绕“惠民、惠政、惠医”目标,深入推进乌当区卫生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依托“平台+机制+数据分析”的全流程管理架构,进一步实现辖区内健康数据互联互通,以数据赋能健康应用,服务全民健康,努力打造便民、惠民、利民的就医环境,为群众带来更加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