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高校联合访企 搭建就业桥梁

本报讯(记者 田菊)访企业、谈供需、互留联系方式……5月12日,在贵安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的精心组织下,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深入贵安新区访企拓岗,并与贵安新区5家企业齐聚贵安综保区,共赴“人才之约”。

当天,两所高校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万乘(贵安新区)外包服务有限公司和贵州省瑞立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企业规模、用人需求等基本情况,拓展优质的实习就业基地,寻求更紧密的校企合作。

在走访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时,该公司运营中心总监金亮介绍,作为一家集新能源商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整车企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更多聚焦在新能源、大数据、新材料等专业范围。“我们也在谋求与高校的合作,定向培养人才,并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帮助企业员工开展教育培训和学历提升,实现双赢。”

“预计今年公司将产生800余个就业岗位,希望继续与各家高校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为‘筑人才·强省会’贡献力量。”万乘(贵安新区)外包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郭忠娜说,公司目前就近与17所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带动大量毕业生实习就业。

刚落户贵安综保区不久的贵州省瑞立达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于近期扩大生产。该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终端玻璃盖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扩产后每天的产能有40万至50万片。“我们需要培养大量本地技术能手,数量在100人左右。”该公司行政总监包中文说。

政府搭桥,校企“联姻”。访企环节结束后,贵安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有关领导、两所高校负责人及贵州双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驿路粮谷供应链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在贵安综保区开展座谈交流。

释放“人才红利”,搅活“一池春水”。为促使高校和企业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力量和无穷的商机,座谈会一开始,贵安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有关负责人便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贵阳贵安现行人才政策,用条条“真金白银”,条条“干货硬货”,条条“亮点纷呈”的《政策措施》展现贵安新区“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格局。

“我院机电工程系有635名毕业生,所学专业都与贵州长江和瑞立达两家企业的需求高度匹配,我院也有酿酒技术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与驿路粮谷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贵州轻工职业学院副院长何亚平说,希望校企双方能够携起手来,共同为毕业生的成长、就业开拓路径。

“学院将以此次访企拓岗为契机,对学生学习、队伍建设、教学组织、课程设置、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主动对接、精准发掘、广泛开拓,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就处就业科科长赵庶羽说。

座谈会气氛坦诚热烈,会场内始终激荡着对贵安新区发展前景的强大信心、对人才在此扎根奋斗的美好憧憬。“随着企业投产和建设速度加快,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用工需求,此次访企拓岗的对接方式,给企业和高校带来更多深入交流合作的机会,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人才保障,我们收获很多。”贵州省瑞立达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包中文为此次校企对接活动点赞。

--> 2023-05-2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4046.html 1 高校联合访企 搭建就业桥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