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工厂开到家门口 村民喜领“双工资”

本报讯(天柱县融媒体中心 伍丽 杨德志 胡钦)5月22日一大早,天柱县社学街道金凤村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厂与往常一样热闹起来。在此务工的10余位村民正忙着对骨碎补、淡竹叶、虎杖、石菖蒲等中药材进行挑选、晾晒、压膜、打包。

“这里以前是一个烤烟基地,因为各方面原因闲置,后来转租给了贵州国京堂药业有限公司,有了现在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厂。”金凤村党总支副书记梁丽说。

近年来,金凤村因地制宜,整合低效农田,盘活资源,引进企业,不仅使金凤村的产业风生水起,同时增加的还有村民们的就业收入。

金凤村村民彭爱琴,此时正在加工厂忙碌。

整齐的货架、干净的堆场,摆满了收购来的中药材。彭爱琴今天负责药材的晾晒、收纳,伴着阵阵传来的药材香,她干起活来格外认真。

彭爱琴的家距加工厂仅3公里路程。2021年,公司进驻金凤村成立中药材种植加工厂后,她就被招聘到这里做工。

“今年54岁了,而且孩子已经上初中,需要照看,不想再外出务工。加工厂开到家门口,对我来说再好不过了。”彭爱琴说,厂里的活不累,每月能领两三千元的工资。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金凤村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厂的产量和销路都很稳定。同时,加工厂的引入,还带动了本村中药材的种植。

目前金凤村共种植黄精、白芨、百合等中药材100多亩。收购加工和自产自销,2022年中药材种植加工厂销售额已达1200万元。

“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支撑,加上油茶、烤烟、水果种植等,金凤村产业发展,能为30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梁丽说。

作为金凤村产业发展红利的分享者,彭爱琴很满意自己的工作。

因为离家近,除了在药材加工厂上班外,勤快的彭爱琴还可兼顾家里的农活,“我利用自家庭院,养了鸡、鸭、猪,地里种有蔬菜。这些拿到市场上卖,每年有近2万元的收入。”

“在厂务工有收入,在家务农有收益,我这是领双工资了。”彭爱琴乐滋滋地说。

--> 2023-05-2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4038.html 1 工厂开到家门口 村民喜领“双工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