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蒋鸿琪
“村BA”爆红,领奖现场“逃跑”的三穗鸭“出圈”。
逢年过节,三穗人的餐桌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硬菜,或黄焖、或清炖的三穗鸭。三穗鸭以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觅食力强、耐粗放、肉质细嫩、味美鲜香而闻名。
当地经营20多年饭店的申先生说,他每天要卖出七八十只鸭,旺季时则超百只。三穗人对鸭的“爱”可见一斑。
三穗鸭是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近年来,三穗县围绕“一只鸭”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大力改良“品种”、提升“品位”、打造“品牌”,通过规模化养殖、多元化加工、市场化运作,持续擦亮“中国地方四大名鸭”这一“国字号”名片,推动三穗鸭产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一年四季都能孵化鸭苗,我们公司年孵化鸭苗500万羽。”在三穗县兴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孵化车间,张美俊和工友们忙着分拣种蛋,然后放入自动控温翻转孵化机中。
孵化车间、成鸭养殖、产品加工…… “逛”完该公司占地1.5万平方米的养殖场,可以看见鸭子的“一生”。这是三穗县一家重点涉农企业,建有仿生养场1个、孵化车间3个、脱温车间15个,还拥有40台自动控温翻转孵化机。此外还配套建有皮蛋加工厂、熟食加工厂、有机肥厂、饲料厂及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年产蛋1亿枚以上、蛋鸭30万羽和商品鸭100万羽,2022年产值达到1.5亿元。
目前,三穗县涉鸭企业有28家,分布全国的三穗鸭餐饮专卖店有100余家,每年屠宰加工鸭95.6万羽,加工蛋制品两千多万枚。整个产业链为当地群众提供了1700多个就业岗位,1.7万余户群众通过养鸭增收。2022年,三穗鸭总出栏702.6万羽,综合产值10.2亿元。
为进一步壮大三穗鸭产业链,三穗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相继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包括建立三穗鸭产业风险补偿机制、“三穗鸭产业贷”专项风险补偿资金。同时,联合南京农业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专家团队,成立“三穗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三穗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组成“政府+科研+企业”联合育种模式,大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系,目前已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创新成果50余项。
三穗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前将以抓种源、抓市场、抓品牌为重点,大力引进投资主体并加强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养殖基地建设,聚力打造西南蛋鸭养殖重点县和西南鸭蛋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