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融媒体中心 宋东 周恩宇
“目前来看,我们的草莓种植成效不错,和村民的约定可以兑现了。”5月8日,纳雍县阳长镇过路沟村的“草莓三兄弟”聚在一起合计后决定,再过一季,就给村民们分红。
提到“三兄弟”,故事从2022年6月说起。
那时,过路沟村谋划种植草莓,村支两委召集村民开产业发展会。会上,村党支部书记尚光海,致富带头人皮甫贤、王伟和村民们约定: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按照入股比例分红。
会后,村民们纷纷在入股协议上签了字,村集体合作社匹配产业发展资金41.6万元,皮甫贤、王伟各筹资5万元,草莓种植提上日程。
尚光海此前从事过工程项目,皮甫贤、王伟也接触过种植业。但种植草莓,三人都是第一次,没经验。
与村民开大会,三人的“小会”也开了不少,最后达成初步分工:尚光海统筹整个产业发展;皮甫贤负责前期育苗、移栽等前期管护;王伟负责温度、湿度和病虫防治等后期管护。
分了工,三人分头学习取经。
2022年11月,三人对各自负责的板块有把握后,再次召集村民动员,过路沟村草莓种植拉开帷幕。
开荒、垦土、搭棚、育苗……那段日子,过路沟村的基地人来人往,忙碌。尚光海、皮甫贤、王伟三人吃住在基地领头干。感受到三人的热心和责任,眼看着三人亲力亲为,大家笑称他们为“草莓三兄弟”。
虽然理论在前,实践在后,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冬去春来,今年当季,30个大棚里的草莓渐次成熟。
每天到草莓园采摘草莓的游客络绎不绝,以每公斤60元的价格销售,“草莓三兄弟”和村民的约定逐步实现,大家享受到种植成功的“甜蜜”。
自从产业落地,过路沟村的草莓基地已解决了20余人的固定务工。“我从去年11月到现在都在基地打工,收入1.1万余元的工资。”和其他务工群众一样,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村民张根秀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如今,过路沟村的草莓基地逐渐成为阳长镇的一张名片,“草莓三兄弟”管理、管护技术也越加成熟,他们有了新的规划。
“下一步,我们会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和体验感,把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园内基础设施,鼓励周边群众开农家乐、办餐馆,增加产业附加值,让村民的日子更‘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