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凯里市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为契机,积极开展节水宣传工作,开展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学校、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小区等评选活动,将城市节水理念提升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并于2019年5月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2019年11月荣获“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称号。
节水更要久久为功。凯里市持续发力,多举措开展治水节水护水,描绘全民节水“大图景”,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夯实基础。
把好城市节水“方向盘”
围绕城市节水,凯里市先后出台了《凯里市城镇供排水管理暂行办法》《凯里市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办法》《凯里市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法规。
结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凯里市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凯里市2015-2030城市节约用水规划》,规划从经济分析不同行业的用水效率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行业的用水效率和节水潜力,提高了城市节水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同时,为规范全市节水行为,凯里市先后制定了多项规范性文件和相关节水配套制度,全面实施了计划用水管理制度、节约用水奖惩制度等;加强节水“三同时”管理,出台了《凯里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规定》;为做好节水器具改造和节水器具推广工作,出台了《禁止销售使用淘汰用水器具的通告》。通过各项节水管理制度规定的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城市节水管理水平的提高。
截至目前,该市党政机关单位57家节水型单位创建已经完成,建成率100%,规模以上高耗水工业企业11家节水型企业创建已经完成,建成率100%,节水型高校3家,建成率100%,节水型居民小区18个。
下活全民节水“一盘棋”
节约用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2023年3月22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到来之际,结合凯里市2018年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县域节水型社会”称号迎接复查之年,凯里市政府联合黔东南州水务局在凯里市万博广场举行了以“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为主题系列节水宣传暨迎接“国家节水型城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复检全民动员活动。
“我们在用水的时候要做到刷牙洗脸用盆接水,洗衣洗物用桶接水……”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现场咨询的市民发放节水相关资料、讲解节水小妙招、普及节约用水相关知识,倡导市民、单位、企业、农业各行业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动员广大市民共同关注水资源,形成全民节水的良好氛围。
同时,为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增加全民节水知识储备,凯里市水务局联合凯里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下发了《关于组织参加“第三届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和“节水中国·你我同行”活动的通知》,组织全市干部职工、中小学师生、高校师生、市民近3万人参与第三届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动员各单位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挖掘宣传亮点,积极开展“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活动。
通过系列节水宣传活动的开展,引导社会各界珍惜爱护水资源,广泛发动了群众参与爱水、护水的行动中,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进一步巩固凯里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和县域节水型社会的创建成果。
跑出高校节水“加速度”
近年来,凯里学院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积极推进高校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实现用水节水精细化管理。2021年凯里学院全校年用水量39.5403万立方米,人均每日用水量88.47升,较2020年230升下降61.53%。2021年,该校被贵州省水利厅评为“省级节水型高校”称号。
2022年,凯里学院入选首批国家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
“自学校推行合同节水项目改造以来,每年可节水60余万立方米,节水率超过60%,年节约水费196万元。”凯里学院后勤处杨处长介绍。
借助合同节水管理的创新模式来破解高校节水难题,是凯里市节水办推进高校节水工作的一剂良方。针对学校的不同用水情况,问诊把脉,因地制宜,引入多项举措:
2020年,凯里学院通过分区分级分户的方式实施节水改造,完善用水计量体系;优化更新管网和节水型器具,加强漏损控制;建设无负压泵站,保证用水安全高效;建设智慧水利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用能监控;大力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全方位巡查检修,做到及时维修维护;规范用水台账资料。
高效节水,精打细算用好水。凯里学院组建节水小组负责监督管理,节水服务企业组建驻校运维团队,全年365天24小时监控用水量,持续对供用水系统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同时引进了先进的节水管理理念、专业的技术力量,全校用水舒适度、用水满意度大大提高。
下一步,凯里学院将加强校、企携手在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水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节能氛围,激发全体师生的节水意识,打造绿色生态的节水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