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诗雨 通讯员 陈湘飚
初夏时节,天气晴朗。走进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的望谟县卡法村,青瓦红墙的楼房错落有致,红红的三角梅正竞相盛开,挂满果实的枇杷林里,知了也在不停欢唱。往来的游客在“红”与“绿”互为装点的乡村游中,感受着卡法村的文化底色和发展亮色。
“来到红色卡法,亲身感受烽火连天的岁月场景,我深受教育。”
“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感染着我。”
“通过重温入党誓词,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
在卡法村红军广场,不少游客正在重温革命事迹,追寻红色记忆。望谟县卡法村是红七军卡法连队曾经战斗8年的地方,建立了贵州省第一个军队党支部,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黔西南的第一个地方党支部。2018年卡法村被命名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卡法村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省级50个乡村振兴示范试点;2022年卡法村被列入贵州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村。
“我到卡法的每一天,都被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感染着、激励着。每一次讲解下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来自黔西南州民宗委的卡法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宋锐动情地说。
传承红色薪火,不断接续奋斗。近年来,卡法村以南北盘江交汇处自然风光、布依族特色古寨、特色产业乡镇、重要民族节日和民俗活动为线,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开发的协调融合。
红,是红色文化资源;绿,是绿色发展理念。卡法村积极弘扬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不断扩大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积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编排红色情景剧《卡法连队》,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教育体验活动等,并探索“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模式,在油茶、蜂糖李、黄牛等种植养殖产业中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卡法村将好山好水、民族美食等绿色生态资源精心打造成乡村旅游的“精品土特产”,“红绿”融合带领村民们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如今卡法村的面貌更美、色彩更亮、神气更足。
“随着村容村貌的改善,我们卡法村越来越美,游客也多了起来,我家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天至少有两三桌客人,一年下来也有9万多元的收入,村里群众生产的农产品也供不应求。”卡法村村民陆昌远眼里充满着坚定,相信接下来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