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瑶)“已经好多年没有写过毛笔字了,现在又重新拿起笔,好开心。”近日,在兴义市洒金街道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工站)组织的老年书法活动上,72岁的王爷爷说。
在社工站和志愿者鼓励下,王爷爷拿起毛笔,挥墨间,只见笔尖在纸上跃动,动作行云流水,笔法苍劲有力,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引得满堂喝彩。
一场以书会友活动,成了社区老年人的“社交场”,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社工站主要针对社区的‘一老一小’开展服务,对留守未成年、社区长者等人群的实际需求进行多元化服务。”社工站工作人员李珊介绍,社工站主要在社区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关爱未成年人、残障服务等社会服务工作,力求将社工站打造为群众身边的“幸福加油站”。
作为一份“陪伴”与“融入”的工作,社工站将形式多样的活动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打扫环境卫生,提高大家爱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逢节庆时组织包饺子、粽子活动,让大家在相互协助中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教老年人识字、使用智能机,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除了开展社区活动,我们还通过制定个案帮扶、家访建档等帮助大家更好地融入社区。”在李珊的工作电脑上,详细地记录了社区一户76岁老人的资料,在她的个案服务计划书上写着“自我认同感较低、孤寂感强、缺乏社会交往”。
“我们社工站的工作人员通过家庭走访了解到她的情况,并通过定期上门陪伴交流、教她使用智能手机、鼓励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让这位老人慢慢地融入社区,结识新的朋友。”李珊说。如今,这位老人也渐渐打开心扉,走出家门,尝试着参加各种社区活动,迎接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