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道真自治县玉溪镇淞江村食用菌园区,挂着“茅台帮扶园”铭牌的大棚里,香菇菌棒整齐排列在钢架上,菇农唐文扬穿梭其间,翻棒、注水。
半个月后,唐文扬将迎来今年第三茬香菇采摘高峰。“我以前在外打工,家乡建起食用菌园区后,就回来种香菇,效益还不错。”唐文扬说,“去年种3个大棚,纯收入10万元左右,今年比去年应该要多一点。”
淞江村食用菌园区是玉溪镇池村村和淞江村跨地跨村联营园区,依托茅台集团帮扶资金500万元,建有食用菌大棚45个。
“池村村有资金、没资源,而淞江村有资源却无资金。”玉溪镇党委副书记周霞介绍,池村村山高坡陡、土地破碎、交通不便,发展一直受到制约。2021年,茅台集团投入帮扶资金500万元,支持池村村发展食用菌产业。有了资金,村里却没有适合建设食用菌大棚的土地,且相关配套设施也不成熟。而淞江村地理条件、水利电力等设施相对较好,食用菌产业发展有基础。
玉溪镇整合两村资金和资源,让池村项目落地淞江,实现跨村联建联营、抱团发展,实现产业集聚、资源互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资金入注后,食用菌园区设施更加完善,两村村民种植香菇积极性很高,大棚从未出现空置期。”淞江村股份经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书礼说,食用菌园区采取“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每个大棚每年能为菇农带来收入2万元以上,同时大棚租金作为两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共享。目前,园区每年可为池村村带来集体经济收益约5万元,为淞江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0万元。
“先富带后富、强村带弱村”。道真采取“乡镇统筹、跨村发展、股份经营、保底分红”的“跨村联营”模式,把资源匮乏、无成熟项目的薄弱村资金集中投入镇域条件成熟项目,实行跨空间的经营管理和合作开发,实现共同发展、整体提升。
截至目前,该县共有7个乡镇累计实施跨村联营集体经济项目10个,创造村级集体经济纯收益169万元,有效带动13个薄弱村集体经济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