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威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祖海雪 李云侠)5月16日,笔者来到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牛棚镇鱼塘村养殖场,只见棚内整洁宽敞,牛儿悠闲地吃草,不时发出“哞哞”叫声。
务工群众余丽丽忙着添加草料。“我就是村里人,在养殖场负责打扫卫生、喂牛等工作,一个月有3500元收入。”余丽丽说。
据悉,鱼塘村群众有养牛的传统,为了将养殖力量凝聚起来,做大做强牛产业,鱼塘村于去年成立富民养牛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村民”方式发展养殖业。
“和个人养殖相比,合作社养殖抗风险能力更强,销售渠道更畅通,管理也更科学高效。此外,合作社还可以统一供料、防疫,节约养殖成本。”鱼塘村党支部书记王仝说,养牛场目前已销售8头牛,收入7万多元。
据悉,鱼塘村村民目前共养牛1300余头。当前,合作社正发动群众以家庭代养的模式参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