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剑)5月14日,贵阳贵安2023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启动仪式暨“节水·生态·发展”论坛在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北广场隆重举行。活动由贵阳市水务管理局、贵阳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主办,贵州师范大学团委承办,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协办。
活动现场举行了2022年度省级节水标杆、省级节水载体授牌仪式,以及贵阳贵安35所高校大学生节水宣传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节水·生态·发展”主旨论坛上,来自省水利厅、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的五位专家学者,为公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节水公开课。
据介绍,多年来,贵阳高度重视城市节水工作,深入推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于2011年成功跨入“国家节水型城市”行列,并于2015年和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两次复查,今年将再次迎来复查。2021年,贵阳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每万元35.52立方米,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20.32%。南明区、云岩区、息烽县、清镇市、观山湖区先后建成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白云区已完成国家现场复核,全市节水型社会建成率达50%。据统计,全市目前累计建成节水载体13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