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袁小倩 万秀平 记者 潘德玉)“村党支部带领我们美化村庄,环境好了,游客多了,生活真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近日,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猫猫河村村民余志勇说,乡村庭院美化行动不仅美化了乡村,更鼓足了腰包。
近年来,雷山县坚持党建引领乡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庭院美化行动,以农村改厕、寨管委、庭院经济等“小切口”,推动乡村建设“大改革”,绘制美丽乡村新风貌,擦亮乡村振兴新底色。
“通过组织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农村党员共同组成工作组,采取入户走访的方式,了解摸排村民厕改的意愿,宣讲厕改政策及好处,已实现农村厕所改造建设9516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郎金海介绍说。全县采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改、村民跟着改,营造了农村厕所改造的良好氛围。注重创新技术利用,强化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完成行政村污水治理工程94个,建设污水收集管网338千米,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为提高村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该县以自然寨为单元,结合地域、规模等因素创建“寨管委”,推行“1名乡镇干部联系指导、1名村干部包保、1名‘寨管委’主任负责、N名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安全员、护林员共同参与”的“3+N”乡村治理模式,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明确“寨管委”管政策宣传、管环境整治、管公益事业、管社会综治、管乡风文明的“五管”职责,推动村寨具体事务有人管、有人办。组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执行委员会等文明乡风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开设积分兑换励志超市,全面激发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同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引导村民结合实际利用庭院空地,建立小作坊、小产地、小花园、小养殖园等,发展特色庭院经济,推动庭院“小经济”成为增收致富“大产业”。
“为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全县注重盘活闲置资源,引导200户村民将闲置旧房改造成民宿,发展乡村民宿旅游。”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郎金海说,下一步,雷山县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带头引领作用,带动度假康养、教育研学等多种产业联动发展,促进村民就业增收,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见实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