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组织全党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旨在提升全党对创新理论的感知力、领悟力和实践力。这既是新时代扎实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论自信的必由之径。
重视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重视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以党内教育推进理论武装,确保全党“团结如一人,坚硬如整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古田会议提出通过党内教育肃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延安整风运动开党内集中教育之先河,提升全党理论水平、统一全党思想意识,为革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为戒骄戒躁、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多次整风、整党运动,提高了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确保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先后组织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一系列集中教育,以生动的实践丰富发展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教育引导全党学好共产党人的理论必修课,使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论修养、提升能力本领。
加强理论武装是坚定理论自信的内在要求。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坚定理论自信,必须首先加强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锻造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先进的思想理论具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强大功用,只有以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为指引,才能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代表人民利益,成为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光辉前景的领航者与引路人。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揭示客观规律、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创新理论。党在理论创新的同时也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始终强调夯实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以强有力的思想建设塑造凝聚人心、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将理论上的坚定成熟转化为对理想信念的笃定、宗旨原则的遵循。
在主题教育中将理论武装落深落实落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富含开创性、人民性、科学性和世界性鲜明特质的伟大思想创造。新时代,强化理论武装的本质就是推动这一创新性理论入脑入心入情入行,通过“学理论”来“长知识、强信念、增才干”,增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自信与勇气。
精学深悟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理论学习是理论武装的前提,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在理论学习中,要做到学之有道、学之有料,把握方式方法的生动性、新颖性、实效性,熟读精思原著原文、悟明悟透原理观点,深挖理论要点、廓清理论全貌,把每一点领会深、领会透,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努力营造笃学勤学苦学真学的良好氛围。
笃信笃行创新理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怀。理论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精神培养过程,对思想理论的理性选择、清醒坚定促成理想信念的坚贞不移,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则为共产党人安身立命、勇往直前强根固本。在理论学习中,要以理论输入厚植党员干部的精神沃土,实现从理论学习向理论认同的转变,把握其淬炼思想背后蕴含着的坚定理想信念、真挚人民情怀、高度自觉自信、无畏担当精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谋划远大理想、树立崇高追求、锤炼党性修养。
躬身履践创新理论的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理论教育的根本在于“知行合一”,既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为时代把脉,替时代发声,直面风险矛盾,注重学用结合,把对思想理论的理解与感悟熔铸于建功立业的奋斗实践,转化为卓有成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进步的强大力量,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焕发出坚定的理论自信。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