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全民社科普及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

张云泓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5·17”重要讲话七周年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贵州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和首届贵州省社会科学普及周。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对于提升公民人文社科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这表明,我们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充分释放人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作用,以人的现代化促进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素质现代化,体现在坚定的共同理想信念上。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我们要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凝心铸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党内学习带动全社会的大学习,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人的素质现代化,体现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上。时代进步离不开高尚道德的引领,社会发展离不开道德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金钱至上、物欲横流、自私自利、思想堕落、道德沦丧、社会失序等弊端,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之加冕,以高尚思想道德修养为之涤身,推动建设社会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鼓舞并启迪更多的人振奋精神、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人的素质现代化,体现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上。科学文化素质,既体现在自然科学素质上,也体现在社会科学素质上。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评价体系,抓牢抓实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工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提高公民社会科学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社科普及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可以说,社科普及工作事关全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程度。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社科普及现代化程度也持续提高。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社科普及工作要更加主动适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促进科普在内容、方式、载体、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扩大社科普及工作覆盖面、影响力。

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社科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使命。近年来,社科普及宣传活动周逐渐成为我省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社科知识的重要平台,成为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公民人文社科素养的重要载体。《贵州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实施一年来,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上,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和人文素养上,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必须坚持走守正创新之路。在深入开展社科普及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把研究阐释、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作为首要任务,采取“理论宣传二人讲”“社科理论进基层”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必须坚持走服务基层之路。社科普及的对象重点在基层,要积极回应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惑、所盼,讲出“百姓味道”“时代味道”,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能落地。要调动广大社科工作者和志愿者积极性,壮大基层社科普及队伍,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科普及活动,扩大社科普及覆盖面和影响力,让社科普及“接地气”“冒热气”,不断推动社科普及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

必须坚持走大众传播之路。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和社科普及基地,利用“新时代黔灵百姓讲坛”“百姓社科”小程序等平台载体,利用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等,积极开展社科普及展览、讲座、报告、咨询等活动,以大众化、分众化等方式,将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

必须坚持走开放合作之路。主动将社科普及基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站)等有机融合,采取线上与线下、室内与室外、农家小院与田间地头相结合等方式开展社科普及活动,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微课堂、微视频、名讲堂等,将党的创新理论、丰富的社科知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要传播到哪里,社科普及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陶冶、心灵滋养、文化浸润、情感升华,不断提升全民的精神境界、道德水准和人文素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增添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 2023-05-17 张云泓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3616.html 1 全民社科普及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