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加强社科普及能力建设

黄昌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随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加强社会科学普及能力建设成为推动社科普及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我省社科普及能力建设,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

进入新时代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科学普及能力建设,实施了党的创新理论新科普工程,出台了《贵州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建立了贵州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社科普及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但社会科学普及能力与提升社会公众社科素养,满足人民群众需要还有差距。我们必须正视差距,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我省社科普及能力建设,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大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社科普及能力建设的正确方向。把坚持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政策、服务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社科普及工作的基本立足点。积极宣传、生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凝心铸魂筑牢根本,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聚焦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后发追赶者、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实践者、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探索者,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社科研究和普及活动,助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加大贵州地域特色优秀文化的宣传普及力度,大力展示贵州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增强地域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增强贵州文化自信,增强做新时代自信自强的贵州人的历史自觉。

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社科普及是对广大群众现实需求的直接回应,直接引领文明发展风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较大。社科普及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大众性的社科普及活动,重点推进社科普及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科普及工作导向,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社科普及的着力点,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解疑释惑,凝心聚力。动员社科普及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微宣讲、微咨询、微展览、微公益等活动。要善于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鲜活的语言、更有感染力的表述来传播。

突出目标导向,强化保障。社科普及工作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见行见效,崇德向善的新风正气进一步弘扬,历史自觉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公民的社会科学素养明显提升。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推进落实符合贵州实际的公民社会科学素养评估体系基本形成,社会科学普及讲坛讲座常态化举办,社科普及组织体系、督促机制更加完善,富有贵州特色的社科普及志愿服务品牌基本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科普及大格局进一步形成。要完善组织保障,从而实现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社科普及工作,各级社科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更加健全完善,社科普及工作的领导力不断加强,社科普及工作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社科普及基地、宣传阵地建设进一步健全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经费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社科普及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要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建设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社科普及专家队伍,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社科普及宣讲员队伍,具有较强协调指导服务能力的社科普及组织工作者队伍等,初步形成专兼结合、分布广泛、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的社科普及人才队伍。

坚持内容为王,勇于创新。在内容建设上,要丰富社科普及内容,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贵州生动实践,策划一批选题,深入开展研究,编写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贵州实践读物。要深入发掘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编写一批贵州地域特色文化通俗精品读物,推动构筑贵州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高地。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网络“微课堂”“微视频”“微音频”数字精品读物。在传播方式创新上,根据文化生产与传播所呈现出的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互动化特点,以轻量化、快传播、分众化传播方式,打造鲜明、生动、可爱的“百姓社科”小程序,不断提升社科普及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打响“理论宣传二人讲”“新时代黔灵百姓讲坛”等社科普及志愿服务贵州品牌。在活动开展上,深入开展“社科理论进基层”“社科普及周”等活动,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等主题鲜明时代感强的社科普及活动,推动社科普及与社会科学各领域、各部门的深度合作,形成社科普及的大合唱。

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社科普及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推进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协调、资源共享、鼓励创新的社科普及工作大格局。依托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或兴办社会科学普及场馆设施。引导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社科普及场馆、设施建设予以资助和提供捐赠。鼓励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机构、群团组织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建设各类社科普及平台。大力支持学校、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做好社科普及服务工作。在全省打造一批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带动全省各级各类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高质量建设。支持企业、行业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社科普及基地。

(作者为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 2023-05-17 黄昌祥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3615.html 1 加强社科普及能力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