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莫宇
近日,驾车随着蜿蜒的通村公路向都匀团山村深处行驶。延绵起伏的团山与螺蛳壳山脉缠绵交错,车穿过村寨逐渐驶上茅草坡组山头,满坡翠绿的茶树让人心旷神怡,半人高的茶树间,不少采茶妇女正在采摘。
“我们这里是都匀毛尖核心原产地之一,这几百亩的茶园种植的都是30多年树龄的老茶树。”茶山上,村民方顶伍自豪地介绍起都匀毛尖。
方顶伍说,团山一带种毛尖茶历史已久,但走向产业化、市场化,不得不提“蒙阿妹”。
“蒙阿妹”是当地颇有名气的都匀毛尖品牌,创始人蒙正丽是来自独山的布依族姑娘,“阿妹”是她的小名。
“都匀毛尖是我们黔南一张闪亮的名片,我想把它的品牌打得更响。”蒙正丽说,自己在省外务工创业多年,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和营销经验,2014年回乡,开始与都匀毛尖结缘。
2017年4月,蒙正丽成立都匀市蒙阿妹茶叶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阿妹”),流转团山茶园,探索从茶叶种植、加工到品牌化的茶产业发展路径。
“我家160余亩茶园流转给‘蒙阿妹’,每年有6万余元流转费;我参与茶园管理,每月有3000多元固定工资,炒茶还有提成收入,每年收入超10万元。”方顶伍说。
流转茶园后,“蒙阿妹”积极推动村寨及茶山基础设施建设,为团山村带来新的种植管理理念。
目前,“蒙阿妹”已在团山村流转茶园800余亩,涉及30余户农户,通过收购茶青,辐射当地80多户1800余亩茶园。同时,每年通过茶园管护、采摘,“蒙阿妹”带动大量群众就近务工增收。
“宁让一人品千次,不愿万人尝一回”是蒙正丽常挂在嘴边的话。为做好品质,从茶园管护直至成品茶出锅,蒙正丽始终秉承“生态法则”,茶树人工除草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坚持传统手工炒茶。
制茶上秉承传统,营销上与时俱进。为了让都匀毛尖走得更远,“蒙阿妹”线上线下打开销路,开发小程序、进驻电商平台,形成“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经营模式,在荔波、贵阳等地开设线下体验店,将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目前,公司带动20余人稳定就业,年产值5000万元。
“4月26日早上,我们在绿茵湖产业园的新厂址正式开始装修,共有1600多平方米。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产能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类也将不断丰富。”蒙正丽说,下步,我们将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扩量”“提质”“树品牌”,让更多人爱上都匀毛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