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才见杜鹃花烂漫,又迎避暑客流。
春夏之交的百里杜鹃管理区,青山绿水间一派生机勃勃,各景区景点游客络绎不绝,旅游复苏势头正劲。
“五一”假期,经过提质升级后的方家坪景区重新开园迎客,轨道滑车、大秋千、彩虹滑道等新兴项目令游客流连忘返。“假期5天,我们累计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景区每天都是人山人海。”百里杜鹃旅游集团方家坪景区负责人孟德麟说。
孟德麟告诉记者,方家坪景区目前各项休闲娱乐、亲子体验项目已建成投用,还有部分项目正在完善中。待到6月中旬,该景区内住宿、餐饮等业态陆续开放,届时将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为旅游从业者,从杜鹃花季开始,孟德麟就没好好休息过。组织景区建设、抓后勤保障、为游客答疑解惑……每天奔走在旅游服务一线。“花期时我在普底景区搞服务,一个多月时间每天都是人潮涌动。随后又转战方家坪景区,依旧是游人如织。”
在百里杜鹃工作多年,孟德麟对当下的客流快速增长态势很是欣喜。“从游客量来说,旅游已经迎来‘大复苏’。”
孟德麟介绍,方家坪景区今年“五一”假期的游客量相较2019年同期翻了差不多4倍。随着景区业态的不断丰富,交通、食宿等条件的改善,不少游客的旅行模式已从曾经来去匆匆的观景式旅游转变为如今的沉浸式、体验式旅游。
在孟德麟看来,百里杜鹃旅游业强势复苏的背后,一是源于疫情结束后出游热情高涨,二是当地服务质量的提升。今年以来,百里杜鹃旅游集团不断推动景区智能化建设,统一实行“电子票”让游客免去排队购票环节,实现了“快进慢游”,同时,还增加观光车保障游客行程,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让游客游玩舒心、吃住放心。
推进旅游产业化,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百里杜鹃管理区一直在路上。去年夏季,来自川、渝、湘、粤、沪等地的2万多名游客来百里杜鹃避暑,短短两个月让当地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5亿元。今年的避暑季已经到来,气候宜人、风光秀丽的百里杜鹃也将迎来“避暑热”。对于避暑旅游打卡点,孟德麟推荐了彝山花谷、杜鹃花景区、花田酒肆等地,“我们百里杜鹃已形成‘全域游’的格局,在这里,游客可以观光赏景、泡温泉、品美食。”
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的旅游业态“百花齐放”。依托秀丽的山水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气候优势,该区在杜鹃花区之外建设彝山花谷、方家坪、初水花源等景点,完善旅游公路、农家乐、民宿等基础设施,把乡村旅游点和核心景区连成一片。通过举办各种文体旅赛事活动,推动文化、体育、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了旅游产业从“一花一季”到“花开四季”的蝶变。
百里杜鹃管理区旅游局局长黄飞介绍,今年3月15日至5月5日,当地已接待游客363.38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20.5%。
当前,百里杜鹃管理区正实施“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和“花期之外、花区之外”两大战略,抓实资源开发、客源拓展、服务提质“三大要素”,全力建设国际一流花海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