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标志着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成为全党的共识。数字经济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各具特色的数字化应用加速落地,彰显出技术创新的发展韧性,已成为全国各省区扩大投资、提振消费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贵州省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左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速连续17个月保持全国第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实现数字产业动能加速壮大和高速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下,贵州大胆创新、开辟新路,在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找准了方向,走对了道路。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的创新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改革之路,要改革就意味着创新。要充分发挥创新发展的动能,首先要解放思想,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力求在各个领域和层面,走改革创新之路。经济现代化的基石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工业技术创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高速发展,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对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目标和融合机制提出更高要求。贵州立足实际,把握形势,充分发挥优势,加速融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战略格局,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实现了数字基建提档升级、数字融合日益深化、数字治理持续深化、数字生态健康发展,加快数字产业高速发展。这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的最好行动,是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与贵州实际结合,发挥区域优势取得的创新实践成果。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只有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才能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基础。只有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发〔2022〕2号文件支持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贵州上下一心抓住机遇,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实践中坚持“数字活市”战略,以数据激活城市各类资源要素,不断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狠抓“一硬一软”两大产业,围绕“芯”“件”“板”“机”“器”,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以贵阳市为例,2022年全年新增大数据市场主体572户,达到5670户,云服务产业实现营收539.93亿元、同比增长166.5%,强化数据中心、网络设施、数字场景三个重点,全年新招引数据中心11个,上电服务器达到29.6万台,新增通信光缆1.33万公里、5G基站7302个。这些数据表明,贵州人民勇于实践,后发赶超,采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其他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技术,不断提升实体经济的产业效能和创新效益,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引领贵州与全国一道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积极塑形文明新形态的生动写照。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世界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对中国伟大社会变革的理论升华与话语概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厚重文化底蕴和人类情怀。“十四五”以来,贵州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参与文化生产的空间格局重构,推进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传统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投身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索数字技术在企业竞争、社会创新和国家治理等多领域的应用场景及价值体现。未来,贵州将继续高质量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建成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枢纽节点,形成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打造“中国数谷”。在贵州,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增强文化自信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铸魂的具体行动,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指引贵州积极塑形文明新形态的生动写照。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