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看现场 晒项目 比干劲

贵安新区:实战淬炼村干部履职能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菊

谈思路、晒项目、话发展……4月23日,贵安新区举行2023年第一季度基层党建观摩暨“村干部上讲堂”活动,来自贵安新区93个村(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围绕党支部“五个一”统揽农村党建、产业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汇报今年以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并作经验分享。

观摩团成员先后走进党武街道曹家庄村、掌克村和贵州农源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听取各观摩点所在党支部书记总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做法,并实地走访参观各村和企业的产业发展情况。

在曹家庄村林下赤松茸示范种植项目现场,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国玉围绕展板内容,将本村“校地共建、村企联建”工作开展情况、食用菌项目情况及党建工作情况向观摩团一一进行介绍。

2022年,曹家庄村干部通过脚走、眼观、心想,利用村内40亩地方公益林,发展林下仿野生皱环球盖菇(赤松茸)示范种植项目。并主动向外“借智”求援,深度牵手贵州大学、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等高校,帮助厘清发展思路、设计品牌商标,谋划赤松茸食品深加工及网络销售渠道建设,建设林下茶树菇科研示范基地。当前,曹家庄村正与贵安农源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积极探索“合作社+企业”的“1+1”经营模式,从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着手,升级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推动曹家庄村赤松茸品牌向高端化转型。

“我们村也曾发展过赤松茸产业,但是我们没有打开销路。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我找到了失败的原因,曹家庄村已成功构建起种产销产业链,值得我们借鉴。回去后我将继续打开思路,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带领村民把赤松茸产业重新发展起来。”高峰镇桥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鲁强深有感触地说。

在掌克村,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兴国谈起古茶树产业来如数家珍。

立足于村内的8.6万株古茶树资源,这些年,掌克村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生产线对古树茶进行深加工,注册商标保护擦亮掌克古树茶“金字招牌”,让越来越多的山里人靠茶叶吃上生态饭、产业饭,也让沉寂了千百年的古茶树焕发出新生机,变成“摇钱树”“致富树”,助力乡村振兴。眼下,思路活络的张兴国还借助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向网友展示古树茶的生产、加工等过程,每条内容均获得可观的浏览量。

“我们鱼雅村也有许多古茶树资源,条件与掌克村很相似,但我们还停留在‘等靠要’时,掌克村已经摸索出一条完整的古树茶产业链。回去后我将充分整合资源,积极行动,尽全力把鱼雅村的产业做大做强!”马场镇鱼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明云说。

作为当天上午的最后一个观摩点,贵州农源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陈长德带领观摩团参观了农源达超市(大学城店)贵安特色农产品专区,并给大家介绍了农源达党支部建设、党武街道非公党支部建设及推动产业发展等情况。

总部坐落在贵安新区的贵州农源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研发、种植、生产、加工、社区惠民生鲜超市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在探索自身未来发展道路的同时坚守企业初心,响应“党建赋能村企合力促振兴”号召,打造4个“村企合作示范店”,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设立贵安新区特色农产品专区,销售贵安新区各乡镇(街道)10多个特色单品,切实提高农特产品销售收益;疫情期间为贵安新区10余家单位和5家院校保供,配送数量达1200余吨;与贵安新区农投公司及乡镇合作,积极建立种植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促进多面发展。在社会责任、公益事业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均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一路走一路看,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项目,并且都发展得很好,让我既看到了自身工作和能力的差距,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高峰镇岩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延说。

--> 2023-05-09 看现场 晒项目 比干劲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3012.html 1 贵安新区:实战淬炼村干部履职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