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构建推进考核制度、加强法制保障、完善司法保护、强化行政保护、推进协同保护的全链条、全方位保护机制,为创新主体“保驾护航”。全省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机构达50余个,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受理调解案件90件,调解成功61件。办理知识产权仲裁调解案件13件。调解知识产权纠纷322件。办理知识产权公证136件。
持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制定《贵州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远景目标纲要(2021—2035年)》;贵阳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城市,遵义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城市,白云区、盘州市、遵义高新区和黔南高新区被确定为试点县和试点园区;全省9个市(州)商标注册受理和商标质押登记窗口实现全覆盖,全省成立版权服务站12个。
深化知识产权“放管服”改革,全年受理专利(电子)申请54236件,审批专利费减备案14612件,为申请人减免专利申请相关费用逾5600万元;专利申请网办率达100%,省内专利代理机构专利电子申请率达100%,全省专利电子申请率达到99.64%;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涵盖8个市(州)、100多家企事业单位,服务人数超过500人(次);为3700余户经营主体提供商标品牌服务62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