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党建引领

助镇宁波波糖走出山门

本报讯(记者 牟元媛)“在政府的帮助下,把原定50%的商业用地范围缩减至10%,为企业节约了170万元的成本,对整体推进‘镇宁波波糖地理标志’产业产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近日,镇宁合创波波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伍万祥说。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镇宁自治县产业园区成立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产业园区党政办副主任兼任“两新”工委委员,负责抓好园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为园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做好协调、服务。

镇宁波波糖以饴糖(麦芽糖)为原料,清甜易消化,营养丰富。作为镇宁自治县的民族特色风味点心,波波糖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曾为朝廷贡品。

随着黄果树、龙宫等景区开发,毗邻景区的镇宁旅游产业不断兴起。特产波波糖手艺不断改良和创新,口味从传统的芝麻、花生、酥麻扩展到绿茶、玫瑰、肉松等几十种。并逐渐走进旅游景区、商场超市,成为家喻户晓的旅游特色食品。

“生意火爆时,每家公司的日生产量都在1000斤以上,个别商家生意最好时能达到5000斤。”镇宁合创波波糖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波波糖商会副会长刘平源介绍。2010年,国家原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镇宁波波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行业的繁荣让部分商家逐渐忘了初心。为了竞价,很多商家缩减成本投入,导致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一、价格不一,行业内恶性竞争严重。此外,县域内波波糖生产、加工、经营场地分散,生产经营总体规模小、产品技术创新不强、工艺标准不统一等都成了阻碍市场发展的壁垒。

2018年,波波糖商会会长伍万祥(现镇宁合创波波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副会长刘平源提议通过融资,让所有商户一起抱团发展。

很快,提议得到呼应。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协调下,镇宁自治县产业园区出让20000余平方米土地,拟帮助波波糖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发展。

2019年5月,镇宁合创波波糖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生产波波糖、休闲食品、辣椒制品等系列产品,致力打造“贵州省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定点生产企业”。同年,镇宁波波糖制作工艺被列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镇宁合创波波糖食品有限公司已吸引包括骏马、功达、万祥、刘平源在内的十余家知名波波糖企业入股,投资5300万元,标准化建设包括运营中心、展示演艺生产线、8条生产线厂房、办公及食品研发中心、化验室等,并购置统一的炒锅、电锅、食品检验等设备设施。

公司自成立以来,联合合作社、农户共发展种植糯米、花生的基地500余亩,解决100余人就业,成为镇宁自治县向外界展现镇宁特色食品波波糖500年制糖工艺历史文化的窗口。

“今年春节后我们开了3条生产线开始试运营,主要生产传统糯米发酵饴糖制作的波波糖,以质量为王,省内外的订单源源不断,日产量在6吨以上。预计2023年产值将超2000万元。”刘平源介绍。

--> 2023-05-08 党建引领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2952.html 1 助镇宁波波糖走出山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