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三都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陈明珠 韦恩雪)5月6日,走进位于三都自治县的贵州山水农业机械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各种生产原料一应俱全,自动化的水稻育苗播种机轰轰作响,生产车间里十条生产线同时运作,工人们只需放盘、加种、添土到对应的机器口便可实现自动点播,几秒钟时间,一粒粒种子便整齐有序地铺在秧盘中。
眼下,正是水稻育苗的“黄金时节”,为保障全年粮食丰产丰收,三都自治县积极引进机械化“钵体育秧”技术,以此提高育苗效率和培育优质秧苗,助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村民增收。
“目前,我们储备了5180吨生产原料,够全县机械化育秧5万多亩的生产订单。同时,通过引进一台22千瓦的粉碎机,加上自主研发的生产原料输送系统,公司现在2个班组能日均育苗3600亩。”贵州山水农业机械发展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志波说,机械化“钵体育秧”不仅节约人工,还节约了成本,同时可以带动部分群众增加收入,实现省工、节本、增收的效果。
据了解,今年,三都自治县在全县全面推广水稻“钵体育秧”技术,通过采取“公司+镇级合作联社+村级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打造38个水稻钵体集中育秧基地,辐射带动全县开展水稻“钵体育秧”748亩,可移栽大田5.1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