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瑶
【编者按】
2017年至今,贵州先后有6个地区获评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18个地区获评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本报特别推出“‘两山’转化‘优等生’”栏目,聚焦这些“优等生”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转型等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成绩和感言。
【“优等生”简介】
黔东南州雷山县是黔东南苗族文化生态旅游的腹地,素有“苗疆圣地”之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且稀有,全县森林覆盖率72.8%,各类野生动植物5100余种,被誉为“物种基因库”,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机制实现试点县。
近年来,雷山县充分利用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有机结合。打造生态茶叶基地20万亩,推出银球茶、雷公山茶品牌;充分利用林业资源重点发展有种植基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又是食药同源的乌杆天麻;借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方传统特色美食、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专题推介产品雷山鱼酱酸影响力,大力扶持鱼酱酸系列特色食品加工业发展。
【“优等生”感言】
“围着青山转,大家有钱赚”,我要用好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法宝,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