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随着“多彩贵州 别有洞听”首届多彩贵州溶洞音乐周的火热来袭,遵义市绥阳县双河洞景区内游人如织,自驾车、大巴车等早已挤满景区停车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热情空前高涨,对洞穴奇观和此次音乐周充满了期待。
十二背后·双河洞景区拥有丰富的地下岩溶地貌,洞中飞瀑、梯田、深潭均在此聚集,洞内石壁造型多样、纹路美艳,河水碧绿深幽,美不胜收。游客们被双河洞神奇俊秀的自然风光、千姿百态的洞内奇观深深折服,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尽享大自然的馈赠。
“我们来了后感觉这里别有洞天,洞内景观很奇妙,可以让心情得以平静,是个很值得推荐的景点,再加上这周是溶洞音乐周,晚上又有乐队表演,我们很期待!”来自黔西南的游客李定开兴奋地说。
四面八方的游客相聚十二背后景区,在领略溶洞奇幻之美的同时,还在乐队的带领下,尽享音乐与自然山水相融的“舞蹈”。
夜幕降临,景区内逐渐热情涌动,舞台四周,草木葱茏,圆月高悬。随着动感的摇滚之音震撼袭来,来自毛南乐队的天籁之音与喀斯特地貌的“撞击”回响在耳边萦绕。首届多彩贵州溶洞音乐周洞听音乐会如约在山水间唱响,激情的音乐派对给夜幕下的双河洞增添了无限活力。
4月30日晚的音乐会现场,来自哈萨克族、毛南族、汉族的多民族兄弟组合而成的毛南乐队精彩开唱,《阿南》《放牛娃》《迎客歌》等曲目引爆现场,一次次将气氛推向高潮。
随着台上音乐的律动,台下观众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挥手欢呼,不时起身共同舞蹈跳跃,台上台下瞬间汇聚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定格各个精彩瞬间,真切体验了奇幻的神奇音效,感受了民族音乐的纯粹魅力。
“白天游览溶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非常惊叹,而且今天很幸运,正好赶上溶洞音乐周,今晚现场氛围很好,乐队唱得很棒,我们观众看得很嗨,孩子也很嗨,释放了大家的热情,真的很开心!”来自成都的游客杨丽萍激动不已。
“毛南乐队”以毛南族命名,区别于摇滚乐队,他们用“毛南族”传统乐器演奏的形式,以毛南族原生态山歌作为创作基础,致力于发扬、传承毛南族文化。乐队在传统山歌形式上融入了很多现代音乐的编曲和演奏技巧,结合了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元素,用民族情怀和音乐信念传递现代民族音乐力量。
此次将毛南族音乐文化带到十二背后·双河洞景区,毛南乐队成员纷纷表示晶莹剔透的溶洞暗河与鬼斧神工的钟乳石,让人感觉到民族音乐在与大自然对话,与溶洞碰撞出了激昂的共鸣。
“我们感受到在场的男女老少都非常热情,我们在台上也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觉得很嗨又很温暖。”毛南乐队主唱蒙娃努索表示,“说到溶洞和音乐可以用五个字形容——大山的声音,今天站在溶洞前唱歌,其散发出来的气息感觉很奇妙!在大山里玩摇滚很嗨!我们精心准备了原创音乐,包括很多毛南族原生态音乐元素,以及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融合的歌曲。”
作为溶洞音乐周的第一场洞听音乐会,毛南乐队演唱了13首曲目,演出时长90分钟,通过毛南族的传统乐器演奏毛南族原生态山歌与流行音乐融合的音乐作品。“我们把流行音乐元素、摇滚元素,与毛南族民族文化元素相融合,打造了不一样的音乐,今天又在这样特别的地方演出,真是特别有意思,是一次不错的创新。”毛南乐队李大伟鼓手说。
绥阳,因山而兴、因水而灵、因诗而名,此次洞穴音乐周旨在深入挖掘利用好绥阳丰富的洞穴资源,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培育洞穴文化旅游新业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和延伸产业链,培育溶洞音乐艺术市场和艺术旅游市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