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制酒十六车间5班的名声很响,因为它还有另一个称呼:“八一班”。
2017年,车间为发扬退役军人精神,调集车间优秀退役军人组成了这个班集体,成为茅台集团首个编入民兵应急管理排的制酒班组。几年来,其退役军人工作成果,成为全国六个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示范点工作内容之一,自成立以来先后迎接了省政府、省军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各级领导的考察指导。酒师杜贵红荣获“2022年度茅台集团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对象”称号。
1979年出生的杜贵红,就是仁怀市本地人。1997年入伍服役,服役期间曾荣立过二等功。2003年,杜贵红退役并进入茅台集团从事酿酒工作,凭借一股爱学习、爱请教、爱钻研的劲头,他的酿造技艺突飞猛进,得到了公司的认可,于2005年开始担任班长,2008年成长为酒师。他在茅台集团工作20年的时间里,因为足够优秀,“优秀员工”“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首届“茅台工匠”“仁怀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加身。
5年的军旅生涯,杜贵红练就了一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守纪律、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进入茅台酒厂从事制酒生产工作后,他仍然坚持以军人的作风鼓励、鞭策自己,每一道工艺、每一次管理、每一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主动担责,从不叫苦叫累,从不求回报。
2016年度生产伊始,车间安排杜贵红到2015年度产质量排名全厂倒数末尾、常年产质量较低的五班工作,希望他能以军人作风改善五班精神风貌。他二话没说就去了五班。他在安全生产、班组管理及人才培育等方面引入准军事化特色班组管理,使得班组面貌焕然一新。打造了一张“工作细致,执行力强”的五班新名片,取得了各班组骨干员工及车间负责人的认可。他带领五班全体工人一举扭转颓势,完成了2016年度产量75.7吨,酱香14.913吨,合格率达到了100%的成绩,破了五班投产以来历史水平记录,产质量居车间首位,位居公司第十一名。从此之后一路高歌猛进,2017年取得产量76.5吨,酱香15.48吨,居车间第二名。截至2022年,五班7年来平均产质量均走在车间前列,全部完成7511计划。
“八一班”果然不一般!
“雷厉风行,坚持苦练技艺、锻造人才、输送人才,是车间名副其实的模范班组,全车间有名的人才孵化班。”对于“八一班”的成绩,制酒十六车间党总支书记黄云飞表示充分肯定。
“八一班”的工作作风,也让新员工朱明亮感受颇深。有着16年军旅生涯的他,来到这里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严格的管理,陌生的是茅台酿造技艺的博大精深。于是,在工作中,朱明亮严格遵守车间、班组管理规定,并努力学习工艺知识。勤学好问的朱明亮常向杜贵红请教,而杜贵红也倾囊相授,为他“开小灶”,大到工法理论知识,小到工艺操作细节,杜贵红都耐心解答、认真传授。
参加工作以来,杜贵红在班组工作之余,用心钻研,对部分设施进行了改造,实现了提质增效。比如地锅水排放开关。员工作业时,每天都要和酒甑和地锅打交道,排放地锅水时,原装开关在操作过程中容易烫伤手,而且不好操作。他发现后,同班组员工一起,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发明了立式开关,得以在全车间推广;比如冷却器改进。杜贵红对冷却器的改进,极大地节约了冷却用水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比如创新清洗尾酒罐方法。由于尾酒灌内部空间狭小且严重缺氧,尾酒灌内部的清洗一直是个大难题。自2016年12月起,杜贵红参考潜水原理,利用吸管呼吸,进入灌内,用热水清洗灌壁油污和残糟。此经验后来在全车间得到推广。
这些年,杜贵红带领班组积极开展各种先进集体创建申报,截至目前,累计获得“茅台集团先进职工小家”“质量信得过班组(特级)”“青年文明号”“车间优秀QC成果”等班组荣誉,其中“平窖铲”、QC成果等已在全车间进行推广。
今年,杜贵红获得遵义市五一劳动者奖章。
除了公司的认可,“八一班”也受到仁怀市的关注。2021年10月,仁怀市开始实施“兵工匠”试点工程,全力推进“兵工匠”作用的充分发挥,有效推进各类型“兵工匠”创新创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双提升”。“八一班”所在的制酒十六车间,就是仁怀市“兵工匠”试点工作的典型,也是全国6个退役军人工作先进示范区示范点单位之一。
“未来,‘八一班’将保持初心,恪守军人优良作风,努力将茅台酿造技艺传承好、发扬好,努力为车间培养输出更多人才。”杜贵红说。
(沈仕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