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有言:环境越困难,刺激文明生长的因素就越强烈。贵州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山川阻隔行旅艰难,建设桥梁往往成为打通道路的关键工程。简易的木桥、竹桥、石桥、溜索桥等是贵州早期的桥梁建造形式。先秦时期,贵州开“五尺道”,推动贵州的道路和桥梁建设发展。自元代起,京都驿道可直通贵州。明朝,逐步建成通往邻省的驿道干线交通网,并增辟州县间的大道,桥梁建造随之增加。到清代,驿道发展为以贵阳为中心的黔湘、黔滇、黔桂、黔川4条干线,桥梁修建发展迅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贵州全省保存有清代及其以前的桥梁1222座,多为古驿道上的桥梁,以拱桥、梁桥为主,索桥、浮桥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