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进 通讯员 胡伟 龙阳雨
春日清晨7点,松桃自治县普觉镇道塘村,65岁的村民刘秋云匆匆吃过早饭,戴上斗笠,挂着编织袋,赶往普觉镇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她说:“农业园区茶叶开采,正是抓收入的好时候。”
春到茶园,茶香氤氲。普觉镇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园区,万亩生态茶园连绵起伏,300多名群众穿行葱茏茶林,一捻一挑间,片片嫩芽落入腰间编织袋。一刻不敢耽搁,刘秋云匆匆走进茶林,十指翻飞,采下一天的收成。
“每天可采6斤,按每斤20元手工费计算,每天收入120元呢。”刘秋云说,她这般年纪,做不了重活,闲在家里,闷得慌,而在茶园采茶,既可与姐妹们聊聊天、唱唱歌解闷,又可挣零花钱。
“采茶的时候,注意不要伤着茶树。”松桃梵净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曾良说,公司在生态循环农业园区有1700多亩茶园,要采春、夏、秋三季茶,一年下来,在园区采茶的群众最高收入可达1.6万余元。
普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园区位于海拔450至550米之间,土层较深,酸性适中,属于茶叶一类适生区,有茶叶种植面积1.2万亩规模,是铜仁市单体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茶园。园区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专业合作社16家,有千吨茶叶加工能力企业2家,小型及家庭式加工作坊42家。茶叶主要品种为福鼎大白、迎霜、龙井43、安吉白茶、黄金芽(叶)。
“普觉镇全力建设集茶园观光、休闲娱乐、素质拓展、研学文化于一体的‘精品茶旅田园综合体’‘现代茶叶科普基地’‘生态乡村旅游示范区’,同步推进园区3A级景区创建,走出一条更有特色、更具内涵、更添活力的‘尚善茶乡·生态普觉’发展之路。”普觉镇宣传委员杨乾说。
茶山漫茶香,茶厂机械轰鸣。松桃以普觉、正大、大路、世昌等重点产茶乡镇,做优做强茶叶初加工,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全力构建茶产业、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等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
目前,松桃茶园面积达到19.18万亩,投产面积19.03万亩,茶叶主要品种为福鼎大白、龙井43、金观音、迎霜、安吉白茶等,全县有茶叶企业、合作社7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规模以上茶叶企业6家,新建县域茶叶出口精制加工中心已投产,年生产能力5000吨,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龙头、以合作组织为骨干、以种植农户为网络的生产经营格局。今年,计划实现茶叶总产量1.66万吨以上,预计产值18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