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这是一场跨越1100多公里的征程。
之前一直在广东省内做项目的董林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当沿海城市开放自由的商业理念,植入世代农耕相对闭塞的小山村,碰撞在所难免。”
“一开始不是很顺利。”董林俊回忆,鱼泉街道请了有关专家对项目方案进行论证。
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晶晶坦言确实有顾虑,“县里给了这么大的项目,我们当然非常重视,同时也担心做不好。之前东西部协作还没有尝试过这种村、企、农以出资比例分配股权,交给企业运作的模式,所以比较谨慎。”
常把“我是个商人”挂在嘴边的董林俊,最初的想法是就事论事做事情,不用跟政府打得火热。但在与县、街道和村里的干部接触后,“发现他们都是想干事的人,热情率真、敢拼会干。”当地干部对这个珠海商人也越来越认可。
经过不断的沟通、磨合,大家渐渐达成共识。
2022年11月,项目立项了。
399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注入金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汇华博雅出资51万元,共同成立金桥汇煜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股份占比分别为89%和11%。
村、企、农三方合作,农户以房屋租金入股、经营者以劳动技术入股,分红比例各占25%,金桥汇煜统一管理运营,确定经营业态、装修装饰店铺、指导日常运营,股份占比50%。
一个崭新的篇章即将翻开。
没想到,上来就碰了一鼻子灰。
第一批预计打造18栋民房,动员会开过后,只有13家愿意拿出房屋。
“不晓得这个项目赚不赚得到钱,不要出了房屋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什么不把钱发到手上让我们自己来做呢?”
金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任勇知道其中缘由:大山里的村民淳朴而现实。
鱼泉街道指派党工委副书记李奉明驻在项目上,其他班子成员也是三天两头就往项目上跑。
任勇更是拿着笔记本几头跑,光群众会就开了68次。
董林俊一遍又一遍把合作模式、运营理念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清楚,协助村里干部积极动员群众,让他们解放思想。
有的人想通了,愿意拿出房屋,但还是有人想不通。
“用尽办法,都要跪下来求人了,项目推进还是缓慢。”作为一名“兵支书”,任勇这个铁汉也柔情,夜深人静想到这些,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有个不愿腾出民房的老人,村“两委”上门做工作不下5次了,还是没有说服。
“我去到他家,抓着他的手,很粗糙的一双手……”董林俊回忆,这位固执的老人终于被感动,当晚就答应了拿出房屋。
春节前,整条街的房屋都已拿下。
接着,改造升级房屋、装饰路面砖墙、采购设备物料……就在事情朝着预设轨道疾驰时,董林俊来了个急转弯。
“我想做成‘金桥·斗门印象农旅小镇’。”
董林俊说,鱼泉街道的农家乐生意本身做得好,人家为什么要选择来你金桥吃辣子鸡、家常菜?
正月初八,带着斗门下洲村春节7天长假试营业迎客10万的战绩,董林俊坚定了把斗门印象小镇“复制”过来的想法,让人们在金桥感受珠海最本色的广式味道。
没想到这次大家很快统一了思想。得到支持后,他放心大胆地干起来。
公开招募经营者,精心为店铺取名字,专注广东美食和风格,精选岭南风格的音乐……董林俊将精细化管理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大山的风格,就像村民那双常年劳作的手一样,略显粗糙随意。
“我们什么时候能下班?”有经营者这样问。
“你自己看!”客人进店问有什么吃的时,得到这样的回答。
“开门做生意不能这样。”董林俊请珠海创业培训导师前来传授手艺和技能,不仅教经营者做出地道的广东美食,还帮助他们建立现代商业思维。
他在金桥村的群众会上拿起话筒,讲述广东人的拼搏精神、服务意识、美食文化,让东西部文化直接面对面碰撞。
围坐的群众竖起大拇指:“你讲到了我们心坎上。”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广东珠海的先进理念、现代意识,在金桥“撞”开了花、结出了果。
40多家广式风味特色新店,8项农旅体验项目,农旅小镇4月12日试营业后,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