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以打造“贵人服务”品牌为抓手,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破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难题”,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全力以赴 破解项目审批难题
以往,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项目审批存在“盖数十个图章、多头跑办事慢”的局面。
如何解决审批流程难题?毕节市着力探索审批制度改革与创新,实行专人办理,一窗办结,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降成本、提质量的“三减一降一提升”措施,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让企业得实惠。
毕节金海湖联诚利亚置业有限公司就是项目实施的“受益者”之一。
4月初,该公司申办金海湖美郡项目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由于项目急需开工建设,毕节市相关工作人员立即安排业务人员进行服务指导,通过容缺办理的方式,手把手指导申办人员进行填报并立即进行审批发证。实现“一次办好”“极简”审批,帮助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分类突破 “四个统一”成效显著
“以前办证件得准备很多材料、花费很多时间,没想到现在仅用一个工作日就拿到手。”近日,多年跑项目的丁子圆在办理建设用地(含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时发现,很多事项都合并了,材料也简化了不少,许可证提前拿到,较以往可以为他们节省近3天的时间。
丁子圆的经历反映了“四个统一”改革任务取得的成效。过去,工程项目多部门审批、审批程序繁琐、办理耗时过长,是工程建设项目的痛点堵点。
为提升建筑项目审批效能,毕节市坚持“全流程、全覆盖”原则,在统一审批管理体系方面,形成了“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的“四个一”审批管理体系。
在统一信息数据平台方面,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整合建设覆盖地方各有关部门和区、县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基本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截至目前,毕节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业务登记10240件、受理申报9636件,办结8686件。其中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办件1640件,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办件1679件,施工许可阶段办件2193件,竣工验收阶段办件1886件。
在统一监管方式方面,积极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信用记录。建立健全中介服务和市政公用服务管理制度,建立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对中介服务实施全过程监管。
周期减半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毕节市通过精简规范审批事项和条件,将政府投资类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办理时限压减到58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类项目办理时限压减到37个工作日、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办理时限压减到35个工作日、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办理时限压减到30个工作日、简易低风险社会投资项目办理时限压减到14个工作日。
同时,为企业提供“提前告知”服务,让企业第一时间明白“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在手续办理中,推广免费代办咨询服务,推动审批事项全部网上可办,实现项目审批申报“最多跑一次”,企业享受到了更优、更快、更贴心的审批体验。
企业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好评不断。“现在办理项目越来越方便了,又快又好,让企业降低了投资成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是一项惠民利企的好政策!”
从“审批孤岛”向“整体服务”升级,精准打造项目审批快速道。毕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云表示,这种“线下无审批”“线上全监管”的智能化改革,不仅提升了审批管理能力和审批制度效能,也增强了企业及办事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