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唐波)4月15日,天气晴好。望谟县蔗香镇蔗香村山水相映,在刚完成提质改造的江面浮桥上,有不少游人拍照留影、嬉戏游玩。春暖花开,蔗香村又迎来一波旅游小高潮。
作为新近一批旅游景点,蔗香村正乘着黔西南州打造“康养胜地、人文兴义”文旅品牌的东风,积极打造美丽乡村“点”,成为黔西南州乡村“旅游带”上的亮点之一。
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旅游成为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以来,黔西南州不断探索推进以业态升级、资源整合、康养民宿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旅游品牌创建,持续擦亮“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品牌。
聚焦旅游业态升级,激发旅游市场活力。不断推动兴义万峰林景区、贵州醇景区等16个旅游景区提质扩容,以民宿和花海资源,推出生态康养游、户外运动游、茶旅养生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康养旅游融合业态,一批如兴义纳具康养小镇、云屯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等康养旅游项目陆续投入运营,康养、旅游和城镇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注重旅游资源整合,不断推进“旅游+”。围绕“康养胜地、人文兴义”谋发展、谋项目、谋未来,通过举办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旅游+”多产业融合新业态发展中,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文化、民宿等业态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山地旅游产品,形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的新格局。
激发旅游消费潜力,让景点活起来、消费火起来。举行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体旅赛事、景区活动,全方位多领域提振消费信心。先后启动“2023旅游复苏计划”“兴义市万峰林民宿”多彩贵州冬季游优惠活动、“畅游多彩贵州百日优惠活动”“一码游贵州”预约景区门票免费、酒店住宿抢购等优惠活动。
提升旅游景点吸附力,让游客愿意留下来。按照“保护与发展并重”,将特色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一批民族特色村寨,推动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发展。通过打造“小桔子”数字文旅平台,引导州内20多家景区和1800余家商家入驻,为游客提供景区、酒店的预订服务及定制化旅游方案,提升游客旅游服务水平。同时壮大民宿产业,依托各类旅游景点、民族村落打造特色精品民宿,目前已形成大小民宿客栈477家,标准级以上民宿客栈235家。
串珠成链,让“慢旅快游”变成“快旅慢游”。通过修建21公里长的马拉松赛道、62.5公里长的兴义环城高速等串联起近20个景点,并以万峰林为核心推出8条精品旅游路线,结合数字文旅平台,为游客提供景区、酒店预订服务和定制化旅游方案,提升服务品质和旅游体验。
目前,黔西南州已实现州内4A级景区通高速,旅游线连接安顺龙宫、黄果树等州外著名景区景点,通过交通的改善和业态的升级,将州内各地景区景点如兴义马岭河、安龙招堤、贞丰三岔河、晴隆阿妹戚托等串珠成链,让游客能够更长时间游在黔西南,进而把旅游变成旅居。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黔西南州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逾5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