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七星关区大河乡

家庭农场种出好日子

本报讯 (林宇婷 记者 夏民 王怡)连日来,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河乡六冲河两岸,家庭农场主们带着家人,在千亩标准化烤烟基地里覆膜、填土、打孔。再过10来天,嫩绿的烟苗将栽满山坡。

大河乡是七星关区传统的烤烟种植乡镇,为帮助村民实现持续增收,该乡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场种植规模只要达到20亩便可被认证为家庭农场,享受政策优惠。”该乡人大主席李道奎说。

“大河乡户籍人口有2万多人,实际上常年在乡人口只有9000多人,其中多数是老人与小孩。”李道奎坦言,让人留下来,是乡村振兴的一大前提。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是当地留住人的有力举措。

把家庭农场和烤烟种植结合起来,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据了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在青杠村家庭农场示范基地,场主赵大发正在给30亩烟苗制作井窖,为分离式移栽作准备。

“把家庭农场和烤烟种植结合起来,我举双手赞同。”赵大发说,烤烟种植效益不错,如今两个孩子回到家里和他一起打理家庭农场。“这是一门技术活,自己种了30年有些经验,再加上大河乡青场烟叶站的技术指导到位、服务又好,明年我还想扩大种植面积。”赵大发说。

烤烟基地另一边,40岁的陆绍先手脚麻利地覆膜、填土。家里两个孩子正在读书,她在村里请了两个村民帮忙。陆绍先告诉记者,种植烤烟肥料、烟苗、病虫害防治等都是由七星关区烟草专卖局一手包办,“我们只管种,省心又省时”。

“每亩烤烟的效益大概在4500至5000元,家庭农场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青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伦介绍,目前村里已有家庭农场5户,总种植面积达1117亩,未来将积极动员更多有条件村民加入家庭农场行列。

今年,该乡申报家庭农场112户,其中烤烟种植105户、玉米种植2户、养殖户5户。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李道奎表示,目前大河乡积极打造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基地单元。届时,将在全乡进一步扩大烤烟种植面积,让更多家庭农场实现增收。

--> 2023-04-20 七星关区大河乡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1690.html 1 家庭农场种出好日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