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遵义:农事时景好 沃野展新姿

仲春时节,走进遵义各处,产业兴旺发达、村容美丽怡人、群众安居乐业、游人四季如织、干群合力奋发……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转换成为一幅幅实景图。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过去一年,遵义市已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46家,农产品加工总值突破600亿元(不含烟酒),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持续保持贵州第一方阵;移动通信基站累计达5.3万个,其中5G基站累计达1万余个,实现重点场所5G通达率100%,实现5G网络乡乡通;黔北民居建设覆盖250余个乡镇(街道)、2000余个村(社区),打造形成了湄潭田家沟、播州花茂、习水土城、赤水丙安、务川龙潭、凤冈长碛等各具特色的黔北特色村镇。

黔北之美,美在乡村。

“围炉夜话”谋振兴

前些天的一个晚上,红花岗区巷口镇巷口村苗寨组村民余纯英家中十分热闹,2023年巷口镇首场“围炉夜话”正在这里进行着,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等围坐在火炉边,不拘场合、形式,话家长里短,共谋乡村振兴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里面提到,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所以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主要是商议东山沟的管水制度,选出新的管水员,同时针对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大家一起努力把巷口村建设成宜居宜业和美家园。”巷口村工作人员李世伟的一席话,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我建议水费还是按照原来的收费标准执行。”巷口村村民余世波站起身提议道。

“如果遇到干旱,村民们仅能将此水作为生活必需用水,不作他用,一经发现可以处以罚款、举报有奖机制。”巷口村村民熊明亮说。

讨论中,村民和村干部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气氛热烈。经过大家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一致同意东山沟管水制度,管水员也通过投票产生,一直困扰大家的难题得以解决。

与此同时,苗寨组组长何跃彬家的“夜话”活动正在进行,村民们热情高涨,积极发言,参与度非常高。

还可以引进哪些产业?现在春耕备耕谋划种些什么?组内人多地少,发展规划怎么制定?……大家谈到的问题,村干部们都清清楚楚地记在了工作日志中。

“近几年,我们村的变化非常大,修通了通组路,建好了沟渠,乡亲们也越来越团结和睦,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了。”何跃彬说,“今晚的‘夜话’活动让大家都有参与感,为村子的发展出了很多很好的点子,我对我们村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我们通过开展‘围炉夜话’活动,目前收集到村民建议十余条,我们将再商议,争取把这些‘民声’化为实际。”巷口镇相关负责人说,“夜话”活动能够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下一步,巷口镇的各个村民组将继续开展“夜话”活动,让干部主动上门、群众主动参与,共“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李小芳)

--> 2023-04-1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1438.html 1 遵义:农事时景好 沃野展新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