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春天的茶讯

《光明日报》4月10日一版文章

叶辛

春天来了,春茶上市,我半个世纪前插队落户的安顺,友人汪海又和往常一样,把春茶寄到了上海。是考虑方便吧,他照例把散发着清香的茶叶,寄到当年和我在同一公社的炳曜那里,炳曜头天收到,第二天就送到了我家里。我当即冲泡了一杯,端起玻璃杯,茶色碧绿生青,茶汤清澄如许,无一丝杂质,缕缕清馨,让我仿佛又回到了知青年代早春时节的山野。

随后几日,黔东南雷公山麓雷山县的熟人,趁来上海出差之际,送来两盒雷山的银球茶。这茶的特点是回味甘爽,喝了还想喝,还想喝。

几乎是同时,梵净山下的白茶、翠芽也寄到了。

如果说往年春天,我收到贵州乡间茶农们寄来的茶都很高兴的话,那么,今年的我,在一一收到友人们寄来的春茶时,分外地、出奇地高兴。

为啥子呢?

只因往年我在答谢他们时,总是不忘提醒和“批评”他们,茶叶很好,我这个和贵州结缘55年的老人,喝来也很有感觉,只是,时令过了,节气不对,你们得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把春茶上市的时间提前、再提前,提到清明节到来之前,提到春雨遍洒下来之前。要做雨前茶,至少做出明前茶来。

江南文人,读书也好,痴坐书房凝思也好,三五知己品茗纵谈也好,讲究个喝茶的时节。有了清明节之前的春茶,总会兴奋地邀约好友,小聚一番。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作为江南核心地域的上海,更是如此。到了春天,就盼着明前茶上市,馋一口清明之前的春茶喝。

同样是天下闻名的龙井茶,清明前后的价格,相距甚大。出名的狮峰龙井、梅家坞龙井,明前价格最高。而同一地块山坡产出的茶,炒得再香,一过清明,价格便骤降。

这便是江南茶叶的春讯。

贵州省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里,不断发展茶业,如今栽种了700万亩茶,成为全中国21个产茶省里栽种茶叶最多的省份。茶产业为贵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贵州,绿茶中的都匀毛尖、湄潭翠芽和锌硒茶,红茶中的遵义红、普安红,都是上口喝过之后就能让人留下记忆的好茶。

在贵州山乡劳动时,在文化部门工作时,回上海以后,我之所以年年在报纸上写一点喝贵州茶的小文,就是强调,好茶也要勤吆喝,让世人知晓,让喝茶人士关注。近年来我更是直截了当地在贵州说,在上海也说,所谓春茶的讯息,就是要抢节气、抢时令,把开春的好茶送进市场。随着春天的脚步走近,随着祖国由南而北地天暖花开,让散发着兰花香、玫瑰香、栗香气息的春茶,走进千家万户,搁在所有人的案头。哪怕是在不出太阳的多云天、阴天甚至雨天,也能透过玻璃杯,看着片片芽尖在开水冲泡后逐渐舒展、翻滚开来,感觉到那股来自大自然的春天的气息。

之所以这么关注春茶的讯息,只因我在当知青的青春岁月中,和贵州山乡的各族农民一起,种过茶,采过茶。晨雾缭绕的清晨,和男女老少乡亲们相互招呼着上坡采早茶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那呼群结伴的热闹劲儿和欢声笑语,永远难以在记忆里抹去。

那时回上海探亲,带上一点村寨上分的茶,请上海的同学们喝,大家都说这茶好,问是什么茶。我只能照实说,是乡间的土茶,便宜得很,赶场天只卖4角钱一斤。

那年头没啥商品意识,只是带点茶给家人同学表示一下心意。心里其实认定了,山乡里出产的茶,其中也有我的一分劳动,实实在在的,是汤色澄明的好茶。

改革开放40多年了,山乡里的土茶产生了效应和影响,逐渐为外省人、为精明的茶商、为世人所知,我愈加觉得,该重视春天里的茶讯。

这就是为什么,今年的三月,收到贵州山乡的春茶,我格外兴奋和喜悦。

稿子写到这里,快递员敲门,原来是黔北老乡的野鹿盖茶寄来了。这地方我去过,大山深处漫山遍野的青草丛中,时有野鹿出没,故此茶名“野鹿盖”,喝来不仅汤色鲜、美,而且提神。

收到从贵州东、南、西、北各个山乡寄来的茶后,我还做了一件事情:把这些云贵高原上产的茶,和江南出产的名茶作对比。

有句话说:“秀才人情书一本。”文人之间交往,会把自己的近作,送给友人。有人问过我,你们难道只是送本书?我往往笑道,有时候也送礼,离得远的朋友,那就是“秀才人情茶一包”。从黄山来上海的老知青,会携来黄山毛峰。苏州家乡亲属,带的是太湖边的碧螺春。江西的文友,会把庐山云雾茶、狗牯脑茶装在景德镇瓷罐里寄来。杭州的亲戚朋友,当然早早会把龙井茶捎到。

这些都是名茶了,我把这几种茶,和贵州山乡茶农产的新茶泡来对比,比汤色,比香气,比滋味,也比每一瓣芽尖、芽片的绿。对比完了,我让这些茶泡在玻璃杯中过夜。第二天早上起床,我会走到这一排杯子前观察,不用细看,茶叶的色彩、鲜丽度,茶叶有没有变褐、变灰,可以说一目了然。

我得说一句大实话,出自贵州远远近近山岭中的茶,丝毫也不比这些个全国名茶逊色。

我把这个体会说给上海的茶客,上海的茶客不服气,说我是带着偏向评茶。“这些全国名茶,标价往往高得令人咋舌啊!不比你茶农在山寨上自产自销的茶好吗?”于是就会发生争论,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当然,既然是能坐到一起品春茶的茶友,我们争得再激烈,也是不伤和气的。相反,只会越争越亲热,越争越愿意坐在一起品茶、论茶、斗茶,增进我们的友谊和感情。

读者朋友一定看得出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我的每一个早晨,都是从泡一杯来自贵州山乡的早茶开始的。

“茶叶当年是个宝,茶叶隔年是包草。”这是古来关于绿茶的谚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早春时节收到贵州的茶讯,遥想“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我怎能不兴高采烈哩!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 2023-04-13 春天的茶讯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1156.html 1 《光明日报》4月10日一版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