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李昭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抓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准确把握、认真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工作,就贵州而言,要加快推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进程。
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必须完善党领导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必须加强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自成立起,就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基本框架,形成了民族工作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政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因应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十二个必须”,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始终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奋勇前进提供了根本遵循。
准确把握、认真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各民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让“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深入各民族群众心中。二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56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实现的共同发展进步,这是亘古未有的伟大事业,必须依靠各族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并进。要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物质问题“管肚子”,精神问题“管脑子”。要善于从政治上考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三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正确处理中华民族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夯实各民族交往交流基础,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公共服务管理,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四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实施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衡量标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及时稳慎健全完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五是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严密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
加快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进程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区,虽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团结和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效卓著。自2021年起,贵州省就提出要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2023年,贵州省制定了《贵州省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贵州应在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贵州民族工作的优势和经验,按照省委提出的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落实上要形成合力以及行动上要稳扎稳打的要求,努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教育的典范、西部省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典范、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典范、民族交融互嵌的典范以及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典范等“六个典范”,加快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进程,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