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毕节: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四月,乌蒙大地处处生机勃勃,山间水畔游人如织,或徜徉在花红柳绿之中,或漫步于桃李芬芳之境,优良的生态不仅造就了好风景,更带来了好“钱景”。

随着春暖花开,“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清明节假期,花冠酒店旅游集散中心人来人往,上千个停车位几乎停满。

步入景区,杜鹃花五彩缤纷,延绵百里的山间姹紫嫣红,令人流连忘返。

“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花海,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盛开,令人震撼。”为领略“地球彩带”之美,游客辛先生从遥远的东北驱车而来。

八方宾客纷至沓来,赏花之余体验乡村美食、入住农家客栈,让毗邻杜鹃花海的普底乡永兴村变得热闹起来。“近半个月来,我们村300多间民宿几乎每天都是满的。”永兴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启华告诉记者,为让游客住得放心、玩得舒心,除了做好食宿服务外,村里还组织举办篝火晚会,村民与游客一起载歌载舞。

“除了花好看,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让人来了就不想走。”来自四川的游客刘女士赞叹。

守护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近年来,因花而立、凭旅而兴的百里杜鹃管理区把生态建设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让奇山秀水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聚宝盆”。

依托良好的生态气候优势,百里杜鹃迅速突破旅游发展“一花独放”的瓶颈,乡村旅游、避暑露营、温泉康养等业态如雨后春笋,逐渐形成了全域游、四季游的大旅游格局。如今,该区已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乡4个、重点村9个,建成甲级乡村旅游村寨4个,新增1个4A级、5个3A级景区,正努力打造高品质旅游景区和国际一流花海康养度假目的地。

一缕春风千般景,花海毕节岁月新。

当下,纳雍县总溪河畔一派绿意盎然,数万亩樱桃树已挂上果实,不久后将迎来樱桃采摘季。

半个月前,这里花团锦簇,车水马龙。据了解,今年3月樱桃花开时节,总溪河景区游客量超过20万人次,带动周边群众收入超过600万元。

在厍东关乡陶营村,樱桃产业不但让村庄美起来,更让群众腰包鼓起来。“三月看花,四月吃果,我们村搞农家乐的、卖小吃的、卖樱桃的都赚了不少钱。”村民杨德胜家种了3亩多樱桃,还依托樱桃产业基地带来的人气开起餐馆,年收入5万元以上。

杨德胜告诉记者,陶营村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生态恶化的村子。村民为了谋生,四处挖坑烧制砖瓦陶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后来当地推动产业转型,选育出“玛瑙红”樱桃品种,大力发展经果林产业,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毕节市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完成石漠化治理84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2645平方公里、矿山环境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面积180多平方公里、营造林83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60%,绿色经济占GDP比重达43.79%,如今的毕节城乡面貌大为改善,农旅融合、林旅融合产业风生水起,绘就了一幅幅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画卷。

--> 2023-04-11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1006.html 1 毕节: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