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似春雨,润物细无声;感恩如甘泉,饮水当思源。”
“尔等矢志不渝,以感恩之心,行百善之举,扬传统于大美时代,壮哉!”
青山含翠、楼阁巍巍,夜幕下,“小巽”和“子张”对话迎宾,嘉宾们自棂星门拾级而上,在“孔子三千门生”的朗朗诵读声中,开启追随孔夫子治学之道、感受儒家经典之美的“知善学之径”。
从70多年前建厂初期只有39名员工的小厂发展到全球烈性酒的优秀品牌,茅台一路以来的发展,离不开数代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黔地更为久远的百世工匠的酿造心法凝练。
因而回望来时路时,茅台深知礼敬前贤、感恩先辈,是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饱含感恩的情怀,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于其奠基立业、改革兴业、转型大业、高质强业各时期。
因美而生,循美而往。去年,茅台首次举办“壬寅年清明感恩大典”活动,感恩天地馈赠,礼敬祖先恩泽,在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中思源启智,于百年党史峥嵘岁月里聚力奋进,敬畏山河、慎终追远,深刻感悟茅台顺天敬人、礼赠八方的优秀传统与内涵价值,发出茅台人感恩“四老”的铿锵宣言。
而在今年,由“善”向“和”致“美”,茅台谨记来时之路,常怀感恩之心,坚持图报之行,坚定履行“大品牌大担当”的社会责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在感恩大典中发表感恩礼记时提出“四感”,即感天地润泽之恩、感国家护育之恩、感先贤尊辈之恩、感社会百姓之恩。
感天地润泽之恩,连续两年发布中英文版ESG报告,建设“两山”基地,每年投入5000万元保护赤水河,构建“山水林土河微”生命共同体,精心呵护茅台酒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感国家护育之恩,茅台感恩故土、回馈社会、传递爱心,践行企业责任、贡献企业力量,彰显的时代担当;感先贤尊辈之恩,茅台传承先辈遗志、赓续茅台传统,深刻感悟先辈创造的传统工艺工法之美;感社会百姓之恩,茅台积极投身捐资助学、就业帮扶、扶弱济困等公益活动,累计捐资11亿余元,开展“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公益助学活动,帮助20余万学子圆梦大学,“汉酱·匠心传承”等助力文物保护修复与黔东南古村落保护,全力帮扶道真、丹寨等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深化“工业反哺农业”“黔货出山”,持续助力道真、务川、仁怀、播州等乡村振兴……
大爱精神融入一代代茅台人的血脉,作为中国酒文化的极致表达者,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从感恩“四老”到感恩时代,茅台以对中华文化的敬仰、对匠心工艺的传承、对山河大地的敬畏和对社会责任的坚守,为民族酒业在世界品牌之林撑起一方天空——这是茅台感恩文化的一次全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