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的步骤有17个,很考验技术。”大方县小屯乡大田天麻合作社负责人彭德远介绍,“虽然种植很麻烦,但每年都能卖出好价钱,感觉也很值得。大方县耕地面积有限,人们在山林里寻求产业发展,林下仿野生天麻的种植习惯在当地已保持了几十年,没想到如今这种原生态林下环境种植出的仿野生天麻品质更高,天麻素含量更多,受到市场的青睐,价格也比地里种出的高不少。”
彭德远说,为促进大田村林下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早在2021年,大田村已将林下天麻种植作为观音山林场基地发展重点。目前整个观音山林下天麻种植基地,共有待收天麻278亩,预计产出300余万元。
“我们提供栽种技术、种源、销售等服务,带动老百姓一起种植,今年采挖由于天麻长势喜人,我们暂时不打算对外销售,而是准备把挖出来的天麻进行二次栽种,扩大种植规模,实现滚动式发展。”天麻基地负责人陈绪义说。
据了解,小屯乡大田村观音山基地2023年预计增种天麻150余亩,增加投资10余万元,带动就业80余人。
小屯乡的天麻产业发展路径是大方天麻成长壮大的缩影。在“中国天麻之乡”大方,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名声虽响,却因技术瓶颈曾未能大规模推广。2019年贵州成立省中药材产业工作专班,强力推动天麻产业发展。在专班的指导下,在仿野生天麻种植技术上,大方组织基地带头人向外学习,并请来外省种植达人现场教学,逐渐推广成熟的种植技术,提高产业品质。
近年来,省中药材产业专班还先后对接全国权威检测机构开展品质检测分析,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团队“问诊开方”,系统分析论证“大方天麻”比较优势,召集大方县研讨发展定位、细化工作措施。此外,还组织贵州大学罗夫来教授、贵州中医药大学余珺副教授等专家赴大方驻县指导,与县委、县政府和经营主体充分交流,推动大方县制定工作方案,联合多部门指导大方县印发《大方天麻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毕节市制定《毕节市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只为引导极具资源禀赋的天麻产业不断向好发展。
天麻产业上了新台阶,未来有着新期待。接下来,大方天麻将聚焦种业振兴强品种、聚焦生态理念强品质、聚焦产品研发强龙头、聚焦体系建设强品牌、聚焦要素支持强保障,致力提升大方天麻在全国的影响力,为我省天麻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到2025年,力争形成以大方为核心的黔西北天麻全产业融合发展集群,辐射带动七星关、赫章等县区新增基地8万亩、达到25万亩,综合产值达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