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是一幅水墨丹青的山水画,素有“高原明珠”之美誉。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的各色灯光勾勒出花溪十字街的繁荣景象:摩肩接踵的游人举目四望,窥探老街的前世今生,夜美风柔,如花溪河的流水让人流连缱绻……自2022年4月开街以来,由水岸花街、将军路、花阁路、民主路4大主题街区,桂花巷、花洲巷、花蓝巷等9条主题小巷融贯而成的十字街,人文范、书香味与烟火气交相辉映,成为花溪人昼游夜憩的热门打卡地。
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花溪因生态而美、因健康而贵、因旅游而兴。这里的山水风光浑然天成,既是自然公园,也是天然氧吧。陈毅元帅曾赋诗赞叹:“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旅游业作为花溪的优势产业,是该区的重要支柱之一。2022年,花溪区旅游接待人数2261.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5.2亿元,旅游产业发展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旅游产业化实现了新突破、玩出了新花样。
在新的起点上,花溪区将以旅游产业化发展为核心,以全域旅游规划为引领,升级旅游产业业态、提升旅游产业服务、壮大旅游经营主体、盘活闲置低效项目,以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康养度假目的地为目标,持续擦亮“爽爽贵阳·秀美花溪”品牌,让花溪旅游成为竞跑“强省会”的核心力量。
街区变景区 玩出“城旅融合”新格局
背街、老巷,纵横、交错,是刻在花溪人记忆深处的生活场景。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当玩法翻新,这些陈旧街区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景区。
十字街片区位于花溪区传统核心商业区,北抵花溪河,南沿贵筑路,东临清溪路,西靠花溪公园。片区内建筑均为2000年以前修建,年限较长,基础设施老化、业态布局混杂,已逐渐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针对十字街区存在的诸多问题,花溪区以“一圈”规划为核心,按照15分钟生活圈规范要求,补齐短板,完善功能配套;统筹布局“两场”,同步植入文化旅游要素,拉开了改造大幕。
“改造过程中,花溪区以新型城镇化开篇,借旅游产业化驱动,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游客的感观体验全盘考量,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用绣花功夫对每一条背街小巷进行微改造、对每一个老旧小区进行细完善、对每一个商业街区进行精提升,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据十字街升级改造专班办公室主任肖淑平介绍,改造后的十字街干净整洁,拥有时尚现代的裸眼3D巨幕、琳琅满目的商业店铺、各具特色的主题小巷,可爱或时尚的涂鸦墙和文艺气息十足的油画墙随处可见。
“在花溪十字街,早上吃美食,中午玩剧本杀、到书店看书,晚上约上三五好友坐在河边喝一杯咖啡或精酿啤酒,从早嗨到晚,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剧本杀资深玩家李俊奕说。
除了花溪本土特色,十字街还融入了更多文旅元素。
在运营上紧盯城旅融合,对十字街原有低端业态进行提升示范,通过精准招商,引进“哪样喜剧”脱口秀、邮差咖啡、IDea沉浸式剧本体验馆、TripSmith精酿啤酒旗舰店、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等30余家适合年轻群体的复合型消费业态,壮大了十字街新型旅游经营主体;复原“花溪小吃城”,推出花溪“十最”原生本土特色品牌产品,大大提升街区文商旅附加值。
“在业态升级上注重业态回归提升和引进培育,打造将军路、河滨路、十字印巷主题商业街,沿河布局咖啡店、酒吧、茶吧等夜经济业态,着力打造市民‘深夜食堂’和年轻人‘夜娱’地,形成释放消费新需求和引领消费新模式的特色商业空间。”据贵阳市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区文旅局党委书记王敏介绍,在融资模式上,十字街改造坚持片区统筹、聚合资源、合理搭配、整体打包的原则,建立健全“投、融、建、运”城市更新一体化投融资模式,实现了股权投融资与金融机构直接融资相结合,有效解决了十字街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目前的十字街,文旅产业业态持续升级,引进了剧本杀产业孵化中心等产业,解锁花溪城市旅游新玩法,给花溪旅游注入新鲜活力。可以说,一条街的“复活”,装点了一座城市的“门面”,也激活了一片沉睡多年的文旅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