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繁荣发展乡村文明新形态

吴佳妮 何永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十四五”期间,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贵州乡村文明新形态繁荣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引乡村振兴行稳致远,构建乡村文明新生态。只有全面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涵特征,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和价值,才能科学把握新时代的实践要求,在挺膺担当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中国在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坚持的理念。贵州素有“文化千岛”之美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必须保护的生态文化圈”之一。目前,贵州已有700多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13个村寨被评为中国民族特色村寨,贵州的乡村正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引下,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文明新形态。例如,位于遵义市务川自治县龙潭古寨的丹堡院落,有着近300年的历史,是具有代表性的仡佬民居。当地县委、县政府紧跟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脚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提升了当地村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村民们实实在在过上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谱写乡村文明新篇章。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上,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有机统一。贵州在历史上是一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走廊、大舞台,山地生态是贵州各民族文化赖以形成的源泉和根脉,立体化和综合性的自然生境,使得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生存方式。千百年来,各族人民萃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滇桂文化之长,又经客民、抗战、解放、“三线”建设等历次移民潮带来的文化浸染、融会贯通,形成贵州山地文明的独特风貌与印迹,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例如,化屋村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惠民政策持续精准发力,化屋村依托良好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由单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向多种产业发展模式转变。

共同富裕目标引导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跨进新阶段,描绘乡村文明新画卷。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贵州自古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必须全面统筹,走出一条既有贵州特色、又符合贵州实际情况的致富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59项,省级非遗名录628项。传统技艺类非遗国家级项目33项,省级项目139项。有计划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不仅能满足非遗保护传承的需要,还能依托非遗活化利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帮助人民通过手工产业增收致富。贵州省实施了“锦绣计划”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政策和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石丽平作为苗绣的传承人,在政府各项助农政策的扶持下,创立苗绣企业,积极探索“苗绣+”发展模式,带动4000多名绣娘居家就业,帮助她们通过指尖技艺走上致富路。

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乡村风貌日新月异,擘画乡村文明新蓝图。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要求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贵州农业发展正在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型。同时,全省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支持和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经营主体搭建产业发展共同体,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例如龙里县翠微村杉木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村民自治作用,全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点97个,粮食总产量达到8.7万吨,建设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18个,农业现代化战略正在有序铺开。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 2023-04-05 吴佳妮 何永玲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0490.html 1 繁荣发展乡村文明新形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