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麻江:宴席“瘦身” 文明“增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乾

3月27日,在麻江县谷硐镇黄泥村虎场组“合约食堂”内,黄泥村村委会主任张朝学仔细清点厨具,并将厨具明细表粘贴在食堂门口醒目位置,方便村民查看借用。

“这是我们村治理酒席乱象的一大法宝,马虎不得。”张朝学说,乡村滥办酒席的陋习屡禁不止,主要是攀比和虚荣心在作怪,乡亲们虽对此深恶痛绝,却又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而随波逐流,形成恶性循环,如果找不到症结的关键所在就很难破局。

2021年11月,黄泥村修建“合约食堂”,配齐餐具,对酒席类别、菜式、烟酒等全部加以限制,树立标准,规定每桌酒席总价不超200元、寨邻乡亲随礼不超过50元一户等。并及时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宣传动员,得到村民支持。张朝学说:“‘合约食堂’只承办婚丧嫁娶宴席,并纳入村规民约,如今大家攀比少了,‘歪风’全被压了下去。”该村每年还会举办相应的“标准档”酒席,供村民参考。

去年12月,黄泥村村民高秀翔大儿子结婚,他向村委会申请,在“合约食堂”办了30桌酒席,总花费不到1万元。“面子菜全部取消了,挑了10多道‘家常菜’端上桌,够吃不浪费,实惠。”高秀翔说。

“强堵”不如“巧疏”,麻江县通过引导村民参与治理,以“合约食堂”的亮点、优点,与过往对比,用事实说话,让村民信服,从心里厌弃“攀比风”,最终让宴席攀比“瘦身”成功。

巧用“合约食堂”打样品,树立标准,改旧风气,成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课堂”。

“谷硐镇以黄泥村虎场组合约食堂为试点,以党建为引领,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执行村规民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平台,结合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负责‘合约食堂’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遏制滥办酒席之风,推动农村风气向健康文明迈进。”谷硐镇党委副书记何元权说。

村规,“规”出乡风文明;民约,“约”出美丽乡村。近年来,麻江县指导各村结合本村实际,设立村规民约,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加强酒席治理,按照“五统”(统一审批、统一天数、统一餐标、统一菜谱、统一礼金)减少酒席成本;“四管”(管住滥办酒席、管住攀比浪费、管住食品安全、管住环境卫生)净化酒席风气;“三提倡”(提倡规范酒席、提倡节俭办席、提倡文明吃席)引导乡村文明建设。新标准、新模式,破除陈规陋习。

“五统四管三提倡”,让乡风文明如春风化雨般日渐影响着群众的一言一行,文明观念浸润人心,营造勤俭节约、团结和谐、安居乐业的宜居环境。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下一步,麻江县将继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促成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形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丰沃精神文明土壤。

--> 2023-03-3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0039.html 1 麻江:宴席“瘦身” 文明“增重” /enpproperty-->